抗精神失常药

抗精神失常药

1.掌握氯丙嗪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2.熟悉碳酸锂、丙米嗪、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的作用特点。

抗抑郁药物 三环类(TCAS) 米帕明(丙咪嗪)、阿米替林、氯米帕明、多塞平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非选择性:反苯环丙胺 选择性:吗氯贝胺
NA再摄取抑制剂 地昔帕明、马普替林、去甲替林、普罗替林、阿莫沙平
5-HT再摄取抑制剂 氟西汀、帕罗西汀(赛乐特)、舍曲林、氟伏沙明、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
抑制NA、5-HT再摄取 文法拉辛、度洛西汀、曲唑酮
其他 ①四环类:米安色林 ②米氮平(新药)
抗精神分裂 第一代抗精神分裂药 ①吩噻嗪类: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硫利达嗪、三氟拉嗪②丁酰苯类:氟哌啶醇、五氟利多③硫杂蒽类:氯普噻吨④苯酰胺类:舒必利
第二代抗精裂药 ①苯二氮卓类:氯氮平②苯异恶唑:利培酮③硫苯二氮卓类:奥氮平
抗狂躁药物 碳酸锂

精神失常概况

1.精神失常概念:多种原因引起思维、情感、行为异常的精神活动障碍性疾病

2.临床常见类型:

(1)精神分裂症:

特点

思维、情感、行为之间不协调,精神活动脱离现实

药物

抗精神病药——氯丙嗪、二代抗精分药

发病机制

【多种假说,主要与多巴胺系统活动增强有关; 5-HT功能紊乱】

①多巴胺假说: 多巴胺受体的敏感性增加;

a.原发性前额叶DA功能降低——引起阴性症状;

b.继发性皮质下DA系统脱抑制、DA功能亢进——引起阳性症状;

②五羟色胺(5-HT)假说: 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叶皮质5-HT能机制的改变,表明大脑皮层无法对皮层下进行适当的抑制,从而导致DA能活动亢进;

阴性症状由边缘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激发点火受到抑制所致,5-HT2拮抗剂能恢复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这一功能,从而改善阴性症状来治疗精神分裂症

(2)躁狂抑郁症:

特点

以情感障碍为主;情绪高涨为躁狂症,情绪低落为抑郁症

发病机制

5-羟色胺(5-HT)缺乏;

①NA功能亢进为躁狂症 ②NA功能不足为抑郁症。

药物

抗抑郁药——5-HT摄取抑制剂、丙米嗪等

抗躁狂药——碳酸锂

(3)焦虑症:苯二氮卓类、抗抑郁药、丁螺环酮治疗

抗抑郁症药物

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

——第一代

概述

①为非选择性单胺摄取抑制药(抑制NA和5-HT的再摄取)

②大多具有抗胆碱作用,此外(-) H1-R 、 α1

③有局限性:(1)约20-40%病人无效(2)显效缓慢

(3)副作用多,尤其抗胆碱和心血管系统反应

(4)过量易中毒

米帕明

(丙米嗪)

1.【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好;分布广泛;肝代谢,代谢产物地昔帕明有活性;肾排出。

2.【药理作用与机制】

①CNS:抑郁症患者用后出现情绪提高、精神振奋、思维敏捷,但起效慢,需2~3周。

*抗抑郁机制:抑制神经末梢对NA及5-HT的再摄取,使突触间隙NA及5-HT↑

②植物神经系统:阻断M受体引起阿托品样作用

③心血管系统:降低血压、心动过速 *机制:与抑制心脏部位的NA再摄取有关。

3.【临床应用】

①治疗各种抑郁症,对精神分裂症的抑郁状态疗效差,强迫症治疗

②遗尿症:机制不明

③焦虑和恐怖症

4.【不良反应】阿托品样作用、心血管、过敏等

其他

①阿米替林:抗抑郁作用强,显效时间快

②氯米帕明、多塞平

NA摄取抑制剂

地昔帕明

主(-)NA摄取,对H1(-)作用强,对α1、M-R影响小

——副作用小,起效快

马普替林

作用与米帕明相似

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

(第二代)

概述

选择性抑制5-HT再摄取,对其他递质和受体作用小,疗效与三环类相似,副作用明显减少,安全性高,应用方便(第二代)。已成为治疗抑郁症的主要药物。不宜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

氟西汀

(百忧解)

强效选择性5-HT摄取抑制药,抗抑郁和焦虑,

不良反应小,用于抑郁症、神经性贪食症。可出现厌食、失眠等。

帕罗西汀

(赛乐特)

抗焦虑、抑郁作用显著。

其他

①舍曲林(sertraline,左洛复)

②氟伏沙明(fluvoxamine,兰释)

③西酞普兰(citalopram,喜普妙)

④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ram,来士普)

5-HT、NA再摄取抑制剂

文拉法辛

(万拉法新)

抑制5-HT、NA再摄取

适于各种抑郁症,广泛性焦虑症、强迫症和惊恐发作等

起效快,不良反应少。

曲唑酮

(美舒郁)

具有明显的抗抑郁、镇静作用,也具有抗焦虑作用

适于各种抑郁症尤其老年患者及伴焦虑失眠者

不良反应较少

其他

四环类

米安色林 (阻断突触前膜a2-R,促进递质释放)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非选择性:反苯环丙胺

选择性(-)MAO-A:吗氯贝胺

其他新药

米氮平

抗精神病药(主要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1.常见药物:

吩噻嗪类

氯丙嗪

(冬眠灵)

1.【体内过程】:脂溶性高,口服易吸收;易透过血脑屏障;易蓄积于脂肪组织;排泄缓慢。

2.【药理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

①对行为、精神活动的影响:

a .安定、镇静作用(有耐受性)

b.抗精神病作用(无耐受性):抗幻觉、妄想需连续用药6周-6月

②镇吐作用:强。小剂量抑制催吐化学感受区;大剂量抑制呕吐中枢;对刺激前庭引起的呕吐无效。

③对体温调节的作用:抑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使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升降。

④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抑制下丘脑释放催乳素抑制因子、促性腺激素、ACTH、生长激素。

⑤对锥体外系的影响: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2)植物神经系统:

阻断α受体: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阻断M受体:作用弱,无治疗意义

3. 【作用机制】:为多巴胺受体(DA2)拮抗剂

4. 【临床应用】

①治疗精神病:治疗急、慢性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其他精神病伴有兴奋、妄想的患者。

*NOTICE:精神病分为两型:Ⅰ型阳性症状为主(幻觉、妄想);

Ⅱ型阴性症状为主(情感淡漠,主动性缺乏)

②止吐和顽固性呃逆,对晕动病所致呕吐无效。

③人工冬眠和低温麻醉

*冬眠合剂:氯丙嗪+异丙嗪+哌替啶

5. 【不良反应】

(1)一般不良反应:

CNS症状:嗜睡、乏力、淡漠

受体阻断症状:体位性低血压、心悸

M受体阻断症状:口干、便秘、视力模糊

(2)锥体外系反应:

①急性肌张力障碍 ②帕金森综合征 ③静坐不能 ——中枢抗胆碱药(安坦)可缓解

②迟发性运动障碍→抗胆碱药使之加重,抗DA药硫必利可减轻

(3)内分泌系统反应:乳房肿大、泌乳、闭经、儿童生长减慢

(4)过敏反应:皮疹、肝损害

(5)急性中毒:昏迷、低血压、休克(禁用Adr)

(6)诱发癫痫、精神异常

其他吩噻嗪类

【奋乃静、氟奋乃静、三氟拉嗪】

【共同特点】 :抗精神病作用强;镇静作用弱;锥体外系反应严重。

硫杂蒽类

氯普噻吨

1.抗精神病作用弱;镇静作用强;有较弱的抗抑郁作用。

2.适用于伴有强迫状态、焦虑或抑郁的精神分裂症、更年期抑郁症、焦虑性神经官能症。

3.不良反应较轻

丁酰苯类

氟哌啶醇

1.抗精神病作用强,尤对躁狂、幻觉、妄想作用显著;镇吐作用强;锥体外系反应强

2.适用于躁狂、妄想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和躁狂症

氟哌利多

与芬太尼合用作神经安定镇痛

其他类

五氟利多

长效;尤适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

氯氮平

1.特点:广谱神经安定药,抗精神病作用强,几无锥体外系症状。主用于其他药无效或锥体外系反应过强的精神分裂症。也可用于迟发性障碍。

2.不良反应:可引起粒细胞减少

3.特点:作用与(-)D4、5-HT2A 有关

利培酮

(-) 5-HT、D2,适于首发急性和慢性病人,不良反应轻,见效快

2.分类:

分类

代表药

作用特点

其他

第一代抗精神分裂症药物

吩噻嗪类

氯丙嗪、奋乃静、氟奋乃静、硫利达嗪、三氟拉嗪

多巴胺D2受体阻断药,还可阻断肾上腺素、胆碱等受体。

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疗效不佳,可引起较严重的锥体外系反应、迟发性运动障碍、催乳素水平增高等不良反应,对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较差。

(1)低效价类 (氯丙嗪、硫利达嗪、氯丙噻吨)

【特点】镇静作用强、抗胆碱作用明显、对心血管和肝脏影响较大,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较小、治疗剂量较大。

(2)高效价类 (氟哌啶醇、奋乃静、三氟拉嗪、氟奋乃静、氟哌噻吨)

【特点】抗幻觉妄想作用突出,镇静作用较弱、对心血管和肝脏影响较小,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较大、治疗剂量较小。

丁酰苯类

氟哌啶醇、五氟利多

硫杂蒽类

氯普噻吨

苯酰胺类

舒必利

第二代

抗精神分裂症药

苯二氮卓类

氯氮平

【在治疗剂量时,通常较少或不发生锥体外系症状和催乳素水平升高】

1D2受体阻断药,还有较强的5-HT2受体阻断作用。

对阳性症状、阴性症状都有较好疗效,较少影响认知功能,锥体外系反应低,导致迟发性运动障碍、催乳素水平升高的程度轻、镇静作用较小

1)5-HT和DA受体拮抗剂:利培酮、齐哌西酮、舍吲哚。

2)多受体作用药:氯氮平、奥氮平、奎硫平、左替平。

3)选择性D2/D3受体拮抗剂:氨磺必利(阿米舒必利)、瑞莫必利。

4)D2、 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和 5-HT2A受体拮抗剂:阿哌普唑。

苯异恶唑

利培酮

硫苯二氮卓类

奥氮平

3.药物治疗原则:

1) 药物选择原则 2)单一药物治疗原则 3)个体化用药 4)缓慢加减药物剂量与安全原则

5)换药与合并用药原则 6)全程治疗原则:急性期、巩固期、维持治疗期治疗。

抗躁狂症药——碳酸锂(lithium carbonate)

药理作用

对正常人的精神活动无影响,能使躁狂患者的语言、行为恢复正常

机制

1.抑制脑内NA和DA的释放,并促进NA再摄取,使突触间隙NA浓度降低

2.抑制脑内肌醇生成,PIP2含量减少

临床应用

【躁狂症首选,对精神分裂症的躁狂症状也有效。显效较慢】

①躁狂抑郁性精神病,躁狂状态。

②躁狂抑郁性精神病,躁狂抑郁交替发作。

③精神分裂症的兴奋躁动

不良反应

多,安全范围窄。消化道、NS症状、抗甲状腺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67898.html

(0)
上一篇 2023-05-02 10:37
下一篇 2023-05-02 10:4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