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气滞引起的梅核气中药方(肝气郁结梅核气中药方子)

看精彩故事☯学中医中药

王安石食梅记

宋神宗熙宁元年,王安石上书《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主张“发富民之藏”以救“贫民”,富国强兵,进行全面改革。而反对者谤议不断,熙宁七年春,天下大旱,饥民流离失所,王安石罢相。次年二月,王安石再次拜相。熙宁九年,再次被罢相后,心灰意冷,放弃了改革,后退居钟山。

被罢相后的王安石因主张的新法改革失败而终日郁郁寡欢,久而久之导致肝气郁结,常常出现胁肋胀痛、食欲降低,嗳气等。

这些不舒服的症状,王安石还是能忍的,可有一个症状让他实在忍无可忍,那就是总感觉喉咙被什么堵住了一样,咯又咯不出来,咽又咽不下去。

一味疏肝理气的中药:上治梅核气,下治胁肋胀痛|梅花:绿萼梅

在一个寒冬的深夜,王安石因身体不适而睡不着觉,便来到院子中散步。

走着走着,他突然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悠然暗香,这股香味顿时让他觉得心情舒畅了很多。

王安石循着味道的源头望去,原来是墙角的梅花开了。

他走过去采摘了很多用来泡茶饮用,几天后,他胁肋胀痛、食欲降低,嗳气的症状便消失了。

让他更意想不到的是,堵在他那喉咙口,出不来、咽不下的气也不见了。

王安石病愈后心情大悦,便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句: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一味疏肝理气的中药:上治梅核气,下治胁肋胀痛|梅花:绿萼梅

大家好,我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蔡华兵药师。

希望大家喜欢我分享的内容,对中医药和养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参与粉丝互动,我们一起学习和探讨有趣的中医药知识。

药品使用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咨询我,我会为大家解答。

绿萼梅(lǜ è méi)

绿萼梅为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植物梅的花蕾。入药分白梅花、红梅花两种。白梅花主产于江苏、浙江等地;红梅花主产于四川、湖北等地。初春花未开放时采摘,及时低温干燥。

其味微酸、涩,性平。归肝、胃、肺经。具有疏肝和胃,理气化痰的功效。

一味疏肝理气的中药:上治梅核气,下治胁肋胀痛|梅花:绿萼梅

疏肝和胃

绿萼梅芳香行气,有疏肝解郁、理气和胃之功。

治肝胃气滞之胁肋胀痛、脘腹痞痛、嗳气纳呆:可用绿萼梅配柴胡、佛手、香附等。

《本草纲目拾遗》:《百花镜》:“开胃散邪,煮粥食,助清阳之气上升,蒸露点茶,生津止渴、解暑涤烦。”

一味疏肝理气的中药:上治梅核气,下治胁肋胀痛|梅花:绿萼梅

理气化痰

绿萼梅能疏肝解郁、理气化痰。

治梅核气证:可用绿萼梅配半夏、厚朴、茯苓等。

梅核气:中医病证名,指因情志不遂,肝气瘀滞,痰气互结,停聚于咽所致,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时发时止为主要表现的疾病。临床以咽喉中有异常感觉,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中医肝病、中医咽喉疾病、中医精神疾病时均可见此病证。

《饮片新参》:“平肝和胃,止脘痛、头晕,进饮食。”

一味疏肝理气的中药:上治梅核气,下治胁肋胀痛|梅花:绿萼梅一味疏肝理气的中药:上治梅核气,下治胁肋胀痛|梅花:绿萼梅

中药:绿萼梅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您喜欢梅花吗?

建议收藏、转发、分享,让更多有需要的人看到。

#健康真知计划#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82522.html

(0)
上一篇 2023-06-17 13:24
下一篇 2023-06-17 13:2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