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乌梢蛇

据说在唐代,有一位商州人因为患有麻风病,导致自己满身红斑、浮肿,手足麻痹,眉发脱落,鼻梁肿大,相貌甚是丑陋,虽经多方医治亦未见效。家里人怕其传染,都非常的嫌弃他,不愿意靠近他,更不要说与他亲近了。他见此情景,不禁悲从中来,又无可奈何地叹了一口气,便提出自己独入深山,建造草庐自居,只需家人们送来饭菜和一大缸酒,这样自己不但能讨个清净,也不用让家人们每天新生厌烦。然而这个人 每天还是感到烦闷,毕竟嘛!自己没得病之前,一家人其乐融融,自己也是享受天伦之乐,那像现在,自己被人嫌弃,就连送个饭菜也在远处,不曾靠近。现在自己真是孤苦伶仃、孑然一身。由于在当时麻风病无法治愈,于是他便每日借酒消愁,准备坐以待毙,一死了之。然而当酒缸中的酒将要见底之时,自己的病却慢慢的痊愈了,他百思不得其解,莫非饮酒能够治愈麻风病?他顺着酒罐往下看,看到底部时发现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捞起来一看,竟吓了一跳,是一条不知死了多久的蛇,病人怀疑自己的病可能与这条蛇有关,毕竟饮酒者多,而从未听说过有治疗麻风病的例子,便拿此蛇骨请教捉蛇人,始知是乌梢蛇。想必是这一条乌蛇不幸坠入酒缸中淹死,乌蛇用它自己的身体做了药材,治好了这位商州人的麻风病,从此以后人们终于找到了治疗麻风病的良方。

本草典故:祛风良药乌梢蛇本草典故:祛风良药乌梢蛇

麻风是一种传染病,在古代又称为疠、疠疡,大风。由于当时技术落后,人们不知道有什么药物可以有效治疗麻风,所以古人对麻风病十分恐惧,一听说有人得麻风病就四处逃窜,唯恐避之不及,据说“初唐四杰”的卢照邻就因为换了麻风病而绝望地投河自尽,一代文豪就此陨落,真是令人唏嘘不已啊!

本草典故:祛风良药乌梢蛇

相传,在卢照邻担任四川新都县尉的时候,有一年,由于公事需要入京处理,恰巧与孙思邈相遇了,他知道孙思邈是“苍生大医”,对他的医术和人品都十分的钦佩。于是便想要请教孙思邈,希望他能帮忙治疗一下自己为何无故全身发痒。孙思邈听完他的叙述后,又为他切脉观察,仔细的检查了他痛痒的部位,然后十分严肃的告诉他:“你应该是患了恶疾了。”

卢照邻连忙问:“我患有什么恶疾,很严重吗?”

孙思邈接着回答:“你患有疠风,就是什么俗称的麻风,但是你现在的病情并不是特别严重,但是如果不马上治疗,身体将会受到非常大的伤害,甚至可能会死亡。”

卢照邻顿时吓得目瞪口呆,连忙对孙思邈说:“希望您能帮我治好此病,我将不胜感激。”孙思邈说:“你放心吧!医者人心,我不会放弃病人不管的,这样吧!你先搬到我家去住,不仅方便我医治你,而且还有利于观察你的恢复情况。 ”卢照邻连忙拜谢。就这样,卢照邻就在孙思邈的住宅里留下来并接受治疗了。本来随着孙思邈的治疗,他的病情在不断的减轻,卢照邻见到孙思邈的医术,不禁暗暗称奇道:“孙思邈先生真乃神医也,假以时日,我的病情必然能够彻底根除。”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唐高宗李治要到甘泉避暑,特别命令让孙思邈与他一同前去,方便出现问题及时行医解决。孙思邈不得不中断自己医治 卢照邻,临走时感慨到:“我这一离开 ,卢照邻恐怕难以存活了。”不由得感到悲伤,由于孙思邈的离去,卢照邻也不得不中断治疗,回到四川新都继续工作。不久,唐高宗便回京,孙思邈回到自己的家中未见到卢照邻,便叹了一声气也回到了自己的故乡,从此再也未与卢照邻见面。

大概五年之后,卢照邻身上的麻风病 各种症状逐渐显露出来,自己的病情也越来越严重,便因病辞官。由于未见良医良方,他便轻信了当地道士的蛊惑,服下了道士炼制的“丹药”,可惜的是,不但没有治好自己的旧病,反而添上了其他的病状。最终自己的病情更加严重,身体外貌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卢照邻不堪忍受,最终绝望地投颍河而死,在患病期间,他曾写下《病梨树赋》,用诗来表达自己的痛苦与不幸,更表达了他对药王孙思邈的无限钦佩与景仰。

本草典故:祛风良药乌梢蛇本草典故:祛风良药乌梢蛇

何为“苍生大医”?孙思邈曾在《千金药方》 中给出了它的定义。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录,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动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艰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进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药王孙思邈千古

#中药##金粉社区##故事##古代##古代故事#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90052.html

(0)
上一篇 2023-07-10 15:56
下一篇 2023-07-10 15:5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