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的砂指的是什么(紫砂里的砂是什么)

紫砂泥有别于其他茶器制品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紫砂泥料以“泥是肉,砂是骨”而别具一格。

从本质上来讲,紫砂里的“砂”是指石英颗粒。

砂的作用有两种:

第一种是让增强泥料的可塑性。

泥性强则比较容易变形,比如朱泥一类,因此适量的砂性可以提升泥料的可塑性;

第二种是提高紫砂壶的透气性,这个也是紫砂器有别于其他茶器的一个优点。

很多朋友初次结识紫砂,往往会惊叹,原来紫砂泥不是从地下直接挖来的泥,而是很多不同品种的矿物。

接下来我们就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释一下,紫砂到底是什么?

首先从概念上来讲


紫砂是一种矿,如同其他金属矿一样,我们通常称呼的紫砂泥,是紫砂矿经过风化、磨粉等等一系列工艺以后加工而成的泥。

以下分别是天青泥原矿,降坡泥原矿。

紫砂的砂指的是什么(紫砂里的砂是什么)图1

天青泥原矿

紫砂的砂指的是什么(紫砂里的砂是什么)图2

降坡泥原矿

从历史角度讲


它形成于2-4亿年前,由于地壳运动而形成,是一种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国家近十几年来已经限制开采,为的是紫砂文化的可持续性。

从物理角度讲


它是由粉砂碎屑+粘土组成。

粉砂碎屑的成分是:石英、黑云母、白云母、长石、褐铁矿等。

粘土的主要成分是:高岭石、水云母、绢云母、赤铁矿等,在光学显微镜下

上述矿物共生在一起组成了紫砂矿。

因此紫砂矿可以被理解为:含铁的粘土–石英–云母三元系统.

从化学角度讲


紫砂矿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少量氧化钙、氧化钠、氧化锰、二氧化钛等,还有铜、钴、镍、铬等微量元素。正是这些丰富的天然矿物质,使得紫砂烧成以后呈现出多种不同的色泽和肌理。

从地层深度来讲


紫砂矿分为表层矿、中层矿(地下10-15米)、深层矿(地下15-80米),刚开采出来的紫砂矿大多是坚硬、半坚硬的石块,少量质地较软如朱泥。

紫砂矿被称为:岩中岩、泥中泥、岩中泥,是因为它不是孤立存在,有时是在石英顶板跟底板中间,被称为:岩中岩,有时是泥层中间的夹脂,被称为:泥中泥,有时夹存,黄石岩层中间,被称:为岩中泥,矿层厚度从几厘米-1米左右不等,矿体一般呈:状、薄层状、透镜状等,由于地壳的升降运动,有些断裂会破坏矿层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使矿层突然中断,因此开采时十分困难。

我们通常讲紫砂泥,是指将紫砂矿磨粉练制以后的状态,这个过程称为“练泥”。


那么现在你了解紫砂是什么了吗?

它是一种富含多种天然矿物质的矿料,

它多数存在于十几米、几十米深的地下,

它与甲泥、黄石岩共存,

它的存量仅占总储量的3%-4%,

它不是开采出来即可使用的泥,

而是一种矿,

需要经过“练泥”以后方可使用,

它是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

紫砂器之所以驰名中外,成为享有盛誉的艺术珍品,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原料的性能和材质特点,是基础,这是大自然的神奇造物,迄今为止,还没有发现可以和宜兴紫砂矿料相媲美的陶土矿藏。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91937.html

(0)
上一篇 2023-07-16 13:15
下一篇 2023-07-16 13:1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