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上逆吗,脾虚痰湿可以吃半夏白术天麻汤吗

明清时期,大宗伯董浔老夫人,常年头部晕眩,手指及肢节微微肿胀,脉象也大多以软弱为主,《黄帝内经》也提到了“诸风掉眩,皆属肝木”,所以,上述症状很明显是说明体内的肝脏出现了病变,同时,体内还兼有痰火,因此,在治疗上应当选用养金平肝,培土化痰的方法,而最终,医者仅用了一剂方药就医治好了老夫人的晕眩病症,这个药方就“半夏白术天麻汤”。

其实,这个医案中老夫人所患的病症,就是中医里的风痰上扰证,这类病症的患者除了会出现头晕目眩表现外,还会感到恶心呕吐,胸膈痞闷,舌苔和脉象也以白腻和弦滑为主。

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息风、健脾祛湿,尤其擅治“痰湿阻窍头晕”

这主要是体内的脾脏本来就喜燥恶湿,但因为脾脏虚弱引发了湿气生成,这些湿气便聚而成痰,都说“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人体内的脏腑虽然各司其职,但又相互影响,可肝脾不和,如此便直接妨碍了肝脏的功能,肝风内动,肝风夹杂着痰湿上扰清窍,最终就会诱发病症。

肝风内动,风痰上扰清窍,于是患者便会出现明显的头晕、头痛不适,体内痰湿内阻,阻碍了脾胃的正常功能运行,胃中气机上逆,进而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痰液具有粘滞性,会阻碍气道的正常运行,胸膈的气机运行不畅,患者就会感觉胸膈痞闷,其中舌苔和脉象的变化,都是受体内风痰的影响,因此,对于这样的病症,在治疗上最好是化痰息风,健脾祛湿为主。

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息风、健脾祛湿,尤其擅治“痰湿阻窍头晕”

而本方剂对此病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是医家用来治疗患者风痰眩晕、头痛的常用药方。

该方仅由6味中药组成,分别是半夏、天麻、茯苓、橘红、白术和甘草,当然,在使用时,医者也会给里面加入少量的生姜和大枣,来增强药方的疗效。

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息风、健脾祛湿,尤其擅治“痰湿阻窍头晕”

该方剂其实是在二陈汤的基础上,去掉了乌梅,并加入了天麻、白术和大枣。药方中的半夏辛温而燥,燥湿化痰,降逆止呕,天麻具有甘平的药性,甘平而润,入肝经,可以很好地治疗肝风内动引起的头部眩晕,具有平肝息风的效果,这两位中药相互配伍,善于化痰息风,也是治疗风痰眩晕头痛的要药。

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脾为生痰之源,所以用这两味,一是起到健脾健运的目的,二是为了祛除脾脏中的湿邪,再加上半夏和天麻,共同增强化痰息风的药效。橘红可以理气化痰,“治痰先治气,气顺则痰消”,甘草调和药性,在煎药时,加入生姜和大枣以调和脾胃。诸药合用,共同起到治疗病症的目的。

半夏白术天麻汤:化痰息风、健脾祛湿,尤其擅治“痰湿阻窍头晕”

其实,关于此方,不同医家对其在记载方面也存在差异,在李东垣的《脾胃论》中也有半夏白术天麻汤,虽然和程钟龄的《医学心悟》所载方剂同名,但两者的药物组成却大不相同,前者以补气健脾燥湿为主,是治疗气虚痰厥头痛证的专门药方。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92195.html

(0)
上一篇 2023-07-17 11:40
下一篇 2023-07-17 11:4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