簕鼓鸡不是“鸡”,它更像是“蒸粽”!古代人吃它是因为“穷”,现代人吃它是因为“贵”👌
簕鼓鸡是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的传统粤菜,也是郁南县大湾镇的特色菜式。它是用当地的簕鼓草作为包装、将大米、糯米、红绿豆、芝麻、肉类等食材裹入其中,煮熟制成的。
在大湾镇,过年过节吃簕鼓鸡的习俗,已经有数百年啦。
关于簕鼓鸡的起源并没有文字记录,但据大湾镇的老一辈人讲述,它是由一个聪明的农妇发明的。
古时候的老百姓大多是吃不饱穿不暖的,家里小孩子过中秋节想吃个鸡都没盼头,所以这名农妇便采摘了一些簕鼓草,将它编织成鸡的模样,然后把大米放进去,用水煮熟。小孩子吃了以后破涕为笑,簕鼓鸡也就这样问世啦😁
当年“初始版”的簕鼓鸡,原料很简单,就是普通大米加点糯米,最多加些豆类作配料,后来到了民国,配料开始加入各种肉类,成了节日里不可缺少的食物。
而到了近年,簕鼓鸡已经身价倍增,成为一种高尚礼品了,因为簕鼓的编制技艺复杂,一般人上不了手,你如果要吃,还要提前预定!
大家吃簕鼓鸡,一方面是图个喜庆,一方面是簕鼓这种植物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据医学书籍记载,簕鼓草性凉,清热、解毒,主治疮疥。所以小孩子最适合食用啦。
最后聊聊簕鼓鸡的做法,其实最难的部分就是用簕鼓来编制外型,在当地,也只有传统工艺人会做啦。先将簕鼓草除刺、然后将一条簕鼓草分成4个长条,利用这4条来编制成鸡的模样。
备料这些就简单了,上面说过的各种配料统统混合拌和,填入“鸡肚子”,然后放入大铁锅中加上清水,开煮!直到熟透即可食用。
还是那句话,这是一门手艺活,比起美食,制作簕鼓鸡更像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92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