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性之至理名言(修身养性君子慎独类似的故事)

明代王阳明《传习录》中曰:“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喜怒哀乐非人情乎?自视听言动,以至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事变也。事变亦只在人情里,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谨独’。”

王阳明这段话的意思是,除了人情事变,世界上也再没有别的事了。喜怒哀乐不是人情吗?从看、听、说、做再到富贵、贫贱、患难、死生,都是事变。而事变都只在人情世故里体现,它的关键是要做到中正平和,而中正平和的关键就在于慎独。这段话,言明了人们要如何看待和处理人情世故,强调修身养性的关键是要在致中和与谨独上下功夫。

人是社会的个体,社会由人组成。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离不开与他人的交际交往,当然也就离不开人情世故。可以说,人情世故成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曹雪芹所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致中和与慎独是儒家提倡的为人处世原则和修身养性要法。

《礼记·中庸》中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和是和谐适度,无过亦无不及。中和是一种修养,一种追求,一种境界。中和强调人们在为人处世的时候,要适度适当、恰到好处,妥善处理各种关系,从而达到和谐完美的境界。

《礼记·中庸》中云:“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王阳明说的谨独,意思就是慎独。慎独是说一个人在独处时也不能放纵自己,而是要更加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正心诚意、谨言慎行、合于天理。

一个人在私下独处时,往往缺乏应有的监督,私欲容易膨胀,自身管控容易放松,如果不能慎心慎行、自持自重,就容易因滋生私心杂念而导致不良行为。因此,致中和是为人处世的关键,慎独是致中和的关键。慎独是个人修为的最难功夫和最高境界。一个真正有作为的人,往往是注重修心和慎独的人。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shys/58040.html

(0)
上一篇 2023-04-02 13:16
下一篇 2023-04-02 13:2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