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家会用糯米来打糍粑
糍粑也称年糕,在过年的时候制作食用,过年前制作糍粑是农村上千年流传下来的习俗。具有浓厚的乡村风味,打糍粑活动成为大家过年前的一项重要准备活动。糍粑由糯米蒸熟再通过特质石材凹槽冲打而成,手工打糍粑很费力,但是做出来的糍粑柔软细腻,味道极佳。
土家族人普遍流行着一种过年“打粑粑”的习俗。土家人素有“二十八,打粑粑”的说法。每逢春节来临,农历腊月二十八,家家都要打糯米糍粑,所谓打糯米糍粑,据当地乡土志书记载:“系糯米饭就石槽中杵如泥,压成团形,形如满月。大者直径约尺5,寻常者约4寸许,3至8分厚不等。”打糯米糍粑是一项劳动强度较大的体力活,一般都是后生男子汉打,两个人对站,先揉后打,即使冰雪天也要出一身汗。做粑粑也很讲究,手粘蜂腊或茶油,先出砣,后用手或木板压,要做得玉圆光滑,讲究美观。
在这里,我就来聊一下打糍粑的程序吧。
蒸糯米的工具:糯米是当年的新糯米,甑(zen,一种木制的高高蒸笼,可以装四升米的)当然是陈年旧甑的好,这个蒸出来的糯米才松软喷香,打出来的糍粑才香甜可口。
糯米用桶浸泡半日,捞起洗净,装进木甑,坐在装满水的锅灶之上,架木柴猛火烧,直蒸得雾气烟雾缭绕的,再持续蒸上十多分钟左右,雾气渐稀时就表示糯米蒸熟,就可以取下木甑来打糍粑的了。
打糍粑的工具:一方中间凹下去的圆圆大凹石(具体叫什么来着,我可是想了老半天,偏却记不起来,汗),四根一米多长,用茶树枝干制作的,上面带分叉的杆子(分叉是用来好抓握;茶树木质光滑细腻,不干裂,是家乡打糍粑的工具首选)。只这两样就OK了,工具甚是简单吧?
打糍粑的程序:首先,将凹石搬来(很大很沉,至少得两个大男人合力抬),平放在院子里或是厅屋中间,垫稳,洗净,里面遍抹食用油,连茶树杆子头上也是,这要做才不会有沾连,方便下步操作。
其次,将木甑里蒸熟的糯米倒进凹石中。热气腾腾的,香气飘飘了。一般,这家的小孩子便会跑过来,打糍粑的汉子便会用茶树杆子挑起一块新鲜的糯米来,滚烫滚烫地递到这小孩子手里。这时,小孩子便会将之左手递给右手,右手交与左手地边吹边吃着,吃得狼吞虎咽,吃得香香甜甜。能不香甜么?间隔了整整已一年,这新年打的第一杆的糯米糍粑呢。也许是受此感染,那些打糍粑的汉子也会趁机挑上几坨糯米来啃上几口。紧接着,四个打糍粑的男子汉就开始动作了。他们先用茶树杆子一下下地慢慢朝着凹石里面的糯米杵着,待到米粒渐变模糊且有粘性时,再由面对面的两人便开始了推拿对捣同一动作。具体操作是:我杆顺着你杆的起的而起,侧面的两人则是你杆顺着我杆的落的而落。原因何在?因为越打越有粘性呀。我们两人起杆时,另外两人得需用杆按着才行。这样一起一落,边打边转,声音吆喝有声,动作孔武有力。这正是一个真正男人的力与美之完美展现,动人展示。直打到最后,糯米成糊状,彼此的杆都没有力气再往起抽、往上提时,接着,面对面的两人便采用你杆送往我手,我杆送往你手的轮番绞动作业动作。这个场面的确是精彩纷呈的,也是无与伦比的。其动作轻盈柔美,如同行云流水般地流畅好看。
最后,经四人轮番绞动,轮流作业了一段时间后,那糊状糯米周身便会冒起泡泡来,随起随消,这表示糍粑就要打好,可以大功告成了。于是四人各自深插进去自己手中的茶树杆子,围绕着凹石周围走动几圈,只听得四人中其中一人喊声“起”,于是大家便一鼓作气,齐心协力地将手中杆子提离出凹石来,那一团糊状的糯米糍粑便高举在四个杆上了!紧接着,他们快步地走向铺满面粉的门板前,将打好的热糍粑放在案板上,再将杆子用热水捋净拔出,并放入凹石中,然后在凹石里与木杆上再次涂油后,盖住遮挡物,阻止灰尘进入。之后,便去一旁抽烟喝茶,稍作休息去了,以备下次再战。
余下来的工作一般由这家的女主人来负责完成。只见她将一团糍粑拉长按扁,平平整整的给压成大块状模样儿,摊薄晾着,隔夜后就可以食用了。第三日,再将大块糍粑用刀切成小块。为防止干裂,有时需放入冷水中浸起,到食用时才捞起来。假若一个星期换一次水,极有可能保存到来年开春后的三、四月份呢。
以往,咱农村乡下,一般春节期间,客多的主人家会打两木甑糍粑,有的甚至要打满三木甑,极少有打一甑的,因为这打得太少,到时候那糍粑挂面既要用来招待客人,又要自己多少吃些,所以大抵是不够的。于是,就只好打上两甑了。
但是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大碗的糍粑挂面用来招待客人,这渐渐地是不合乎时宜过时了。再说我们那里有句“过个门槛儿吃三碗”的风俗。意思是,既然你是来串亲访友拜年人,一定得吃上三大碗才行,不然就是不给人家面子,看不起咱主人家。要不然,你就别来呀。得,那么这个来拜年的人,只好就“吃饱了给撑着”了。
糍粑的吃法
一般是用炭火烤,叫烧粑粑,用青菜汤下粑粑片,叫煮粑粑,与腊肉炒,叫炒粑粑。粑粑做得多,一时吃不完的就用清水浸泡在水缸内,这样可以储藏2到3个月都不会坏,到插秧时候有粑粑吃。有些爱讲究的土家人,还用蓼竹叶包成1对1对的,在粑粑内放有芝麻和糖,吃起来又甜又香,俗名叫”蓼叶子粑粑”。特别好吃,还可以下面的时候丢两块进去。
糯米很多人都喜欢吃,常用在制作粽子或者糯米饭、糯米糕点,其中有个不太常见却又非常好吃的做法就是炸粽子。特别是端午的时候我们大部分人都会收获一堆应节的粽子,很多时候吃不完会变质,然后就丢了。今天教你一个消耗糯米或者粽子的方法,学会了偶尔想吃糯米做的食物时是个不错的选择,它的成品外酥里嫩,口感丰富,甚至可以作为早餐店的一个销售品种。
【油炸粽】
食材&配料:
糯米、五香粉、盐、食用油、腐乳、粘米粉
做法:
洗净的糯米加入五香粉、盐、食用油调味
平铺在盘中,入蒸柜蒸熟
加入适量的腐乳,用粘米粉调成稀稠适中的粉浆
将蒸好的粽胚切成三角形,均匀地沾上粉浆
放入热油中慢火炸至表面呈金黄色捞出控油摆盘
成品图
色泽金黄,外表酥脆,里面软糯
希望题主的问题有所帮助,仅供参考感谢阅读!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10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