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酸激酶高是什么原因,肌酸激酶高是什么原因心肌梗死

肌酸激酶高是怎么回事?

肌酸激酶高可能与肌肉、心脏、脑部疾病等有关。

肌酸激酶是催化肌酸和腺苷三磷酸(ATP)反应,生成磷酸肌酸的酶,主要存在于正常肌肉及脑或周围神经等可兴奋组织中,在血液中的含量很低。当肌肉等发生损伤时,肌细胞发生破坏,肌酸激酶就可能会进入血液中,导致肌酸激酶水平升高。剧烈运动、过度按摩、肌肉拉伤、肌肉损伤、肌肉炎症等情况下都有可能出现肌酸激酶升高。心脏的心肌细胞中也有肌酸激酶,当心肌发生损伤时,也可能会出现肌酸激酶升高,但由于肌酸激酶也存在于其他肌肉组织中,因此单纯肌酸激酶升高不能说明有心脏疾病。如果有相关症状(如胸痛等),或心肌标志物(如肌钙蛋白)等升高,更能说明有心肌损害。

此外,服用某些他汀类药物、酒精中毒、癫痫发作、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均可以有肌酸激酶的升高。导致肌酸激酶升高的原因有很多,应当由医生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并治疗。

本内容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主任医师 杨铁生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解答详情

肌酸激酶(CK)是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细胞的细胞质中,由M和B两种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所以CK有三种同工酶,主要存在于骨骼肌(MM)和心肌(MB),少量存在于脑组织中(BB),由于各种原因,这些组织的细胞遭到破坏,肌酸激酶释放入血而升高。男性正常值为38-174U/L,女性26-140U/L。

其中CK-MB占CK同工酶总量的5%以下,CK-MM约占94-96%,CK-BB极少或没有,所以数值的升高可见于心肌、骨骼肌或脑损伤的病人,像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性肌萎缩、皮肌炎及肌肉其他的损伤。CK和CK-MB是心肌梗死早期诊断指标之一,也可用于心肌梗死过程中的检测,CK在急性心肌梗死后4-6小时就开始升高,可达正常高限值的10-12倍,3-4天后恢复到正常水平,而CK-MB活性升高可较CK早。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22839.html

(0)
上一篇 2022-12-26 16:26
下一篇 2022-12-26 16:2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