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世今生系列

前世今生“卷翻天”

早就听孙女说长春有一家叫什么“卷翻天”的卷饼特别的火,当时也没在意,时下各种五花八门的门店,为了吸引顾客的眼球,会挖空心思、标新立异地起各种令人匪夷所思的名字,什么“喝丢一只鞋酒馆”“邻家小妹面”等等,现在又出来个在小年轻圈中很火的“卷翻天”,难道他还能好过百年老店“李连贵熏肉大饼”?

多年的采风形成的习惯,让我退休后也依然会经常四处走走看看。一次走过重庆路,不经意间看到了“卷翻天”三个字,回想起孙女说起来就喜不自禁的样子,于是就走进了这家名号很夸张的店。因为是上午,还没到饭口,店里显得有点冷清,不过,环境倒很雅致,尤其是墙上的一条企宣吸引了我:“百年麦香味,一世黑土情”。我叫了一份小鸡炖蘑菇卷和冬瓜鲜笋粉丝汤,待服务员送上餐品,我吃上一口卷饼,顿时,一股原野的清香润满了我的口齿间,脑海中仿佛回到了童年,享受着那久违了的母亲的味道;我又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汤,清新淡雅的感觉就犹如你踏进初春的山林,整个世界都弥漫着自然的芬芳。品赏着美食,想着孙女们对它的喜爱也就释然了,只是这个店名我还是有点不以为然。于是就问服务员老板在不在?很快,一位端庄大方且热情中透着质朴的青年女子来到我的面前,自我介绍道:“我是小店的经营者李芳,请问您老有什么不满意的问题吗?”我连忙摆手解除她的疑虑,然后询问她墙上的文宣以及“卷翻天”名字的创意。店主人听后热情地邀请我来到二楼她的简约但绝不简单的办公室,办公室靠东墙是一排书柜,摆放着商业、文学、艺术等各类书籍,李芳看我盯着书在看,她不好意思地说,自己书念得少,所以平时有时间就要弥补一下。我看到她的案头打开的是一本《可复制的领导力》,感觉她绝不是用这书来装点门面的。于是,我一边品着她端上来的香茗,一边听她讲述“卷翻天”的来历:

现今的通榆县,满清的时候分属瞻榆和开通两个县,隶属盛京将军洮南府,民国时隶属奉天省洮昌道,位于科尔沁草原的东南边陲,是向北通往洮南府,向南沟通太平川的必经之地。这里地广人稀,环境恶劣,尤其是每到秋冬季节,西伯利亚寒流肆意横扫一望无际的原野,经历了春生夏长的各种野草在呼啸的寒风中随风翻卷,尤其是这里生长最为多见的扎蓬棵(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叫猪毛菜,当地百姓经常在春天采它的嫩叶喂猪。等到秋季的时候,扎蓬棵大的可以长到直径两米左右,北方一吹,漫山遍野翻滚的都是扎蓬棵。和扎蓬棵一起在狂风中飞舞的还有一种拳头大小毛茸茸的干草球,这种干草球在当地叫兔毛草。兔毛草,顾名思义,它就像兔子身上的毛儿那么细,甚至比兔子的毛还细,学名叫看麦娘,又称阿穆尔看麦娘或东北看麦娘,它是一种草本植物,杆高15-40厘米,颖具较短的纤毛;毛隐藏于小穗内或稍伸出,生河边、湿地、草甸,水湿地带(见《长白山西南坡野生经济植物志》高文由富国栋主编,吉林省通化地区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编1984年版)民间又称“兔子毛”“兔子草”“刺儿哄”,一立冬,随着季风的白毛风吹刮,立刻打卷,在甸子上变成球儿,风一刮,随风滚动起来。这种草,夏季青嫩时,可以喂牲口,或在秋季它还发绿时割下,以便冬季喂牲口当饲料。

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刺儿哄,是东北大地上麦子磨面后烙千层饼最好的燃料。千层饼,是北土新麦下来后,经过收割、扬场,去壳,然后将麦磨成细面,掺温水和成面剂,然后巧妇将东北大锅㸆干,这时,灶坑里要投入第一把刺儿哄,那草在灶内“呼”一声,灶上的铁锅立刻燥热,这时巧手“麦娘”(对烙这种千层饼的妇女的统一称呼),要立刻将饼贴上去,接着,要投入灶内第二把刺儿哄,第二把刺儿哄,麦娘要左右手开弓。顺序是:“左手转动新麦饼,右手抓住刺儿哄,转半下,哄一哄,转全身,哄两哄。二三得六,三得九,立刻撤下刺儿哄!”这时候,贴锅上的千层饼什么样呢?当年,在盛产刺儿哄的吉林西北通榆,在东北亚丝绸之路契丹道各大小驿站和大车店内,当地老百姓这样形容:

“兔子草,大锅烧,刺儿哄,灶里燎。只见火苗冒九冒,一股香可屋飘。”

原来,这是草原上奇特植物刺儿哄的奇妙功能。这种草,由于适于烙东北新麦的“千层饼”,这使产麦子的吉林通榆和内蒙一带,家家喜爱刺儿哄,皆因产于东北大地的家麦,面质干爽而细腻,合水后,面性把干,用树枝或庄稼杆棵去当烧柴,往往“火硬”(饼易糊),而饼的内里还没熟透,只有使用这种草甸上的刺儿哄,它的细杆和毛毛,经火便成一股烟儿,促使千层饼一层层入热,使饼熟而不糊,纹理保持清晰,一层是一层,千层万层,只通过九火(也就是九次投放刺儿哄),使饼天然熟透,而且,饼内保留了所有新麦的余香野气儿,庄稼的野味儿,浓郁灌鼻,吃一口,奇香撞嗓。在当地,能烙成这种饼的人,被称为麦娘,她们的手艺,一定要绝,再就是,田野上的“刺儿哄”,也成了北方独特的资源。但搂这种刺儿哄,要使一种长杆大笆,人称“独眼套”,人要将笆杆背在肩上,然后顶风在草甸上去搂刺儿哄,运到家里,专门去烙这麦饼。那时,当地流传着一首歌谣唱道:

“身背大笆独眼套,可甸子去追兔子毛!回到家里把饼烙,不软不硬可劲造!”

上百年间,这种面饼和麦娘的故事,就这样一代代流传在东北大地上了。清光绪八年(1882)春天,山东海阳县大旱,李家庄有一户老李家李老汉领着十二岁的儿子李海山闯关东来到了今天通榆县保安屯(毕家掌村)落了户,给先期到达这里的地户老刘家当长工。民国七年(1919)的时候,李海山已经娶妻、生子,妻子张氏的爹会祖传的皮匠,经常被各处请去熟皮子,特别是当地刘东家刘文胜在保安村西南开了一家大车店,报号“永发源”,是永远发财,财源不断之意,果然这大车店与众不同。原来当年,这永发源大车店的位置正处于太平川和洮南府间,从洮南府到“永发源”,要走一天;从“永发源”到太平川,也需要走一天,而保安的“永发源”,正好是过往行人、大车投宿之处,所以大车店“永发源”生意越来越红火。

而李家屋里的张氏,当年烙得一手好饼,人在当地称她为巧手“麦娘”,南北二屯、左邻右舍的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都请张氏去捞忙、帮厨,一来二去,这李张氏麦娘的手艺就传开了。记得当年,由于张氏的父亲常年给“永发源”大车店东家请去为南来北往的大车老板子收拾马鞍子、马套、马鞭子,有时车队来多了,东家就对张皮匠说:“快把你家麦娘请来,给俺帮帮厨吧!”一来二去,来往“永发源车”店的老板子们,都惦记这个大车店的好嚼果(好吃的)——保安千层饼。说起来,也就巧,据《奉天·洮南府档案史料汇编》(《白城文史资料》1952年版)记载及民间传说,民国八年(1920)的一个深秋,一天下晌天傍黑的时候,保安村突然来了上百名背枪的大兵,一下子涌进了“永发源”大车点。当家的一打听,原来是镇守洮南府的吴大舌头率领弟兄们从曕榆剿匪“小白龙”“镇龙”“压西边”等胡子回来,打了一天的仗,又累又饿,正好赶到了保安村,就决定在此村打尖、吃饭,还要连夜赶回洮南府,所以大帅的军师对“永发源东家说”:“东家,挑最好吃的、最快地做,我等吃完还要赶路……”东家听了不敢怠慢,立刻回话说:“好,长官、弟兄们,你们稍候,我马上找人给你们打千层饼。”一听说打千层饼,弟兄们可乐了,都说:“好!就吃千层饼!”有的弟兄们问:“饼卷什么呀?炒啥菜呀?”东家说:“长官们放心吧,我现杀的大鹅、鸡、鸭,还有鸡蛋炒毛葱、粉条炒芹菜、土豆丝炒豆芽儿……”说干就干,东家立刻喊来了帮厨的李张氏。只见她,背上背着孩子,带领一帮妇女姐妹,立刻抱柴火(刺儿哄)烙饼。当兵的一看李张氏这么利索,都禁不住夸道:“啊呀,这不是她吗?就数这麦娘手艺好!上次咱们在‘永发源’大车店驻军,吃的也是她烙的千层饼!”在大伙的夸奖声中,麦娘李张氏领着姐妹们就忙碌开了。说时迟,那时快,五口大锅同时烙,转眼间,姐妹们就烙了桌子那么高的三罗饼,这边,卷饼的菜刚出锅,可是剿匪的弟兄们也可能是饿坏了,呼啦一下子上来,一个个地抢着卷饼吃起来。可是,三大盆炒菜还不够,一转眼早被士兵们一卷而光,有的兄弟们没啥卷的了,就从酱缸里舀大酱,抹在饼上,有的干脆从咸菜坛子里倒出咸菜,也往饼里卷,一时间,永发源大车店里抢饼吃抢翻了天。更有没卷着啥的弟兄们说,这么好吃的饼,还卷啥呀?就这么造吧!正在大家抢翻了天时,外出查岗的大帅回来了。他一看大伙抢翻了天,怒喝一声:“他妈了巴子的!你们抢翻天啦?”弟兄们一边狼吞虎咽,一边笑着回答:“大帅,这不是抢翻了天!”大帅说:“那是啥?”弟兄们说:“这叫卷翻天!”吴大舌头一听,也忍不住哈哈地大笑起来,说道:“真是卷翻天!”当年,大帅领兄弟们在“永发源”吃这顿饼卷翻了天的事,一下子传了下来,因为那饼,确实好吃,香透了。后来许多年之后,吴大舌头回到洮南大帅府,还时时会想起那顿“卷翻天”。于是时间一长了,他往往隔三差五地对厨子说,去上保安村“永发源”,让麦娘给我烙几摞子“卷翻天”。

土改那阵子,永发源的刘东家被划为了富农,原来的永发源大车店被分给了李海山,李海山就成了永发源的新东家,继续经营着大车店,李张氏每天就用兔毛草烙自己的拿手厨艺“卷翻天”千层饼,来招待南来北往的客商,麦娘的“卷翻天”也随着这些老客们而声名远播。现在的一些老人还记得当年的一段顺口溜:

“北上洮南府,南下太平川,打尖住店永发源。麦娘巧手千层饼,贼啦啦好吃卷翻天。”

后来,永发源关张,保安李家的下一辈开枝散叶,生有男丁亲哥仨,还有三个闺女。其中的老大李连发又生有一双儿女。女儿李芳打小就在奶奶李张氏身边长大,是奶奶的心肝宝贝,奶奶经常给她烙千层饼吃。等李芳记事后,奶奶又总念叨着“”卷翻天″的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往事。耳濡目染的,小李芳也成了一个烙饼的小能手,有时爸爸妈妈下地干活忙的时候,她就成了家里的“大厨”,也经常给全家烙千层饼,爸爸李连发有时吃着饼就会流泪,孝顺的李芳问爸爸怎么了?爸爸说:“吃你烙的饼我想起了你的奶奶”。

再后来,李芳出落成了花容月貌的大姑娘,并如愿以偿地嫁得了自己心仪的英俊后生贾伟光。

不甘在农村平庸生活一辈子的小夫妻去了更东北的大庆。在那里他们摆过地摊,卖过水果,后来开了一家“卷翻天”早餐店,主打餐品就是千层饼。早餐店开张不久,就成了当地人争相品尝的美食。为了扩大经营,他们又移师延吉,正式注册了自己的品牌“卷翻天”。自此,再度重生的“卷翻天”依靠家传的手艺,精致的食材,优质的服务,亲民的价位,很快火遍了延吉。为了将这一具有百年传统的美食发扬光大,独具商业眼光的李芳、贾伟光夫妇将“卷翻天”开到了长春、沈阳、大连,目前又在首都北京站稳脚跟。全国各地连锁店已达百家,俨然已经″“卷翻”了中国北方的半边天。

文友老易吃了“卷翻天”的饼感慨横生:

“百年麦香千层饼,当世美味卷翻天。麦娘神韵薪火旺,浪涌江阔行大船。”

真心祝愿“卷翻天”能够像“李连跪熏肉大饼”一样成为吉林人骄傲的品牌,打造国人美食口碑!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43701.html

(0)
上一篇 2023-02-20 12:40
下一篇 2023-02-20 12:4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