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植物的立枯病主要发生在花卉植物的幼苗时期,是幼苗期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下立枯病的症状以及如何防治立枯病。
立枯病的症状
立枯病是由枯丝核菌和镰刀菌中的镰刀霉真菌导致的。像这一类的病菌通常都在生存在土壤之中,而且这些病菌的生命力也比较顽强,可以在土壤之中存活好多年,在这期间只要遇到合适的环境和条件,这些病菌就会侵入到植株上面,比如下雨天他们可以通过雨水进行传播,还有就是在养护植株的过程中,病菌通过农工具进行传播,另外如果幼苗的苗床湿度比较高也是很容易滋生这种病菌的。还有就是在幼苗时期,如果温度过高或者植株之间的间距太过于密集,都会容易引发此病。另外,如果光照不充足,通风条件也不是很好的情况下,幼苗生长就比较衰弱,也比较出现这种病害。
立枯病严重的影响幼苗的成活率,这种病菌在幼苗时期到成株形成木质化的时候都能危害植株,不过比较常见的还是发生在幼苗时期。病菌从幼苗的根部侵入,在幼苗出土以后根茎没有木质化之前患病状态通常为水渍状,慢慢的变成绿色,最后根部变黑枯死。如果在幼茎木质化之后被这种病菌侵袭的话,那么会出现根基部分皮层腐烂,从而导致幼苗的整个植株枯萎死亡。
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如果想要防止立枯病的发生,那么对土壤消毒是十分重要的,在对土壤消毒的时候,我们可以用五氯硝基苯和福尔马林进行预防,五氯硝基苯的话可以和土壤一起掺合使用,福尔马林的使用就是兑水灌溉苗床,我们可以用40%的福尔马林10克兑水2公斤进行灌溉苗床,灌溉完苗床之后,我们可以用草帘或者是塑料薄膜覆盖苗床十天左右,然后再打开通风,接下来就可以播种育苗了,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幼苗刚出土的时候,需要控制浇水保持通风,这样是防治立枯病的关键。最好是在播种前将苗床浇透,播种之后不建议大家浇水,这样是为了防止湿度过大容易发病。
在幼苗出土之后,我们可以喷洒50%的亚硫酸铁加上1%的波尔多液,这样能消灭土壤表面的病菌,保护幼苗。如果发现幼苗出现病害的话,那么我们应该立即拔除,防止蔓延到别的植株上面。同时再加上药物治疗。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44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