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一般都是喜温怕寒,喜燥恶湿的,他是对冷饮,还有空调,这都是脾胃保养的一个大敌,再加上这个现代人,饮食不规律,通常都是饮食过度,肥甘厚味的这些东西吃得太多,暴饮暴食,或者饮食不规律,三餐不定,不吃早餐,还经常吃夜宵等等,这些就会导致面黄肌素的人多了,贼胖臃肿的也多了,这都是脾胃受损,运化失常导致的,而其中这个脾胃虚寒。是较为常见的一个证型,主要表现为胃脘隐痛,喜温喜按,手足不温,大便稀溏等等。俗话说胃病是三分治,七分养,由于脾胃是后天之本,因此对其进行饮食方面的调理是显得尤为重要。
推荐三种对位具有良好养护作用的一些食材。
第一个、就是陈皮,具有理气和胃,芳香醒脾的作用,对于这个脾胃虚弱和痰湿较甚的人群呢,最好在厨房里面可以常备一些。陈皮,比方在烹调荤腥膳食的时候,适量的加入一些陈皮,既可以借助这个陈皮的芳香之气,除去这些肉食的腥膻气味,增加菜肴的香味来促进食欲,又可以充分发挥这个陈皮理气和胃,芳香醒脾以及这个祛湿化痰的作用,可以减少肥甘厚味和痰湿对脾胃的伤害。
第二个食材,就是生姜,它具有这个温中止呕的作用,生姜它是性是辛的。微温,归肺脾胃经不仅用于调味,他还是一位很常用的一个中药,可以辅助缓解风寒感冒,胃寒呕吐等等不适症状,另外它可以解鱼蟹毒,所以吃这个鱼虾,螃蟹,经常要吃一点生姜,在煮粥的时候可以搭配这个葱白做成生姜葱白粥也不错,可以暖胃散寒,增加食欲,这种膳食适合脾胃虚寒,食欲不振的人群。
第三个食材就是砂仁,也是一味中药,它具有温脾开胃的作用,他可以行气化湿,所以用这个砂仁熬成粥啊,可以适用于脾胃虚寒,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的人群。
除了这三位食材以外还有饮食上要注意不食生冷、寒凉性质的食物,保养脾胃阳气,可以多食些温性食品,如生姜、胡椒、牛肉、羊肉等,另外还要注意,我们经常要捂这个腰腹部,腰腹部要暖一点,尤其到了秋冬季节了,气温越来越冷,所以这个腰腹部一定要保暖,中医称这个肚脐眼这个地方,叫神阙穴,温暖这个穴位,可以鼓舞人体机体的阳气,特别是对一些脾胃虚弱,怕冷的,容易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还可以采取经常在肚脐热敷的方法,最简便的就是拿一个热水袋敷在肚脐上面,这就可以驱寒助阳。
什么是胃寒?有何典型特点?
胃寒,即胃脘怕冷,自觉胃部隐痛或胀满,或痞闷不舒,大便偏稀,甚则腹痛腹泻,神疲乏力,气短懒言等。
胃寒有两大特点:
1
遇冷则发作或加重,特别是进食冷饮、寒性蔬菜水果,甚至天气变冷后症状明显;
2
遇温则缓解,胃部喜温喜按,尤其是服用姜糖水、热汤或暖水袋外敷后,胃部不适会明显缓解。
2、哪些中成药可以治疗胃寒呢?
小建中胶囊
药物组成:桂枝、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饴糖;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缓急止痛;
应用关键点:胃脘怕冷,喜温喜按,胃痛胃胀,以隐痛为主;精神欠佳,容易疲劳,纳食减少,可伴有心慌心悸、胸闷不舒等;
用法用量:每次2~3粒,每日3次。
附子理中丸
药物组成:附子、党参、白术、干姜、甘草;
功能主治:温中祛寒,缓急止痛;
应用关键点:胃脘怕冷,喜温喜按,胃痛胃胀,以冷痛为主;呕吐清水,睡觉流口水;大便偏稀,受寒则腹泻发作或加重,冬季手脚冰凉,女性可伴有痛经;
用法用量:每次1丸,每日2~3次。
温胃舒颗粒
药物组成:党参、附子、黄芪、肉桂、山药、肉苁蓉、白术、山楂、乌梅、砂仁、陈皮、补骨脂;
功能主治:温胃止痛;
应用关键点:胃脘冷痛,饮食生冷,受寒痛甚;食少则易胃胀胃痛,精神较差,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可伴有腹痛腹泻、腰膝冷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等;
用法用量:每次1~2袋,每日2次。
良附丸
药物组成:高良姜、香附;
功能主治:温胃理气;
应用关键点:胃脘怕冷,喜温喜按,胃痛胃胀,以胃胀为主,受凉则胃胀发作或加重,热敷或打嗝后症状缓解;
用法用量:每次1袋,每日2次。
3
除了吃药,食疗也可以治疗胃寒
暖胃粥
食材:丁香6克,肉桂6克,干姜6克,粳米100克;
做法:将丁香、肉桂、干姜研为细末,每次用3-5克调入已煮沸的稀粥中,再同煮为粥,可加少许白糖;
功效:本粥具有温中散寒、暖胃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胃脘冷痛、大便稀溏者。
生姜红糖水
食材:生姜5片,红枣5枚,陈皮3克;
做法:将红枣洗净去核后,与生姜片、陈皮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大火烧开即可;
功效:此水具有暖胃散寒、和中行气的功效,适用于胃脘怕冷、隐痛胀满不舒者。
当归生姜羊肉汤
食材:当归30克,生姜60克,羊肉500克,陈皮10克;
做法:羊肉切块焯水后,将当归、生姜、陈皮一同放砂煲内,加入少量黄酒、适量开水,大火煮沸后,小火煲1小时左右,放酱油、盐、香菜等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本汤具有温中补血、祛寒暖胃、调经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脘腹冷痛、疲倦乏力、心慌心悸、贫血、月经量少及痛经等,可作为体质虚寒的人日常食用。
如今很多人因为过度的生冷饮食习惯,日积月累,最终把一个原本健康的胃作成了老寒胃。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坚持温热饮食,胃还是可以焕发往日健康的。加油!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67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