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位于云贵高原边缘,盛产各种山珍野味,这些都是普洱饮食中最为主要的材料。当地饮食以哈尼族、彝族和傣族的酸辣口味为主,如烤鸡、烤鱼、槟榔芋和山药等,比较独特而且价格不贵。值得一提的是茶在普洱人的饮食中占有比较高的地位,除了喝著名的普洱茶,许多少数民族的吃茶方式则跟汉族习惯不同,有腌茶、竹筒茶、八宝油茶、凉拌茶、菜包茶、火焯茶、罐罐茶、铁板烤茶、酒筒茶、土锅茶等,形式种类可以说是稀奇古怪,当然味道也别具风格。普洱有两种饮食不得不提,一种是米线,一种是烧烤。米线在云南是随处可见的,但是普洱米线的独特之处是用花生汤或者豆浆作为汤料,味道十分香醇;普洱烧烤取材十分广泛,上到飞禽走兽,中到昆虫鱼蛙,下到时蔬果菜,都是普洱烧烤的材料。
【肉心水酥】
肉心水酥是普洱地区的传统名菜,以墨江的较有名,当地人称之为“压桌菜”。这道菜的特点是既泡又酥,又香又甜,既是菜又是汤,男女老少均爱吃。原料为瘦猪肉、花生仁、鸡蛋、面粉等,拌好后放入油锅炸至微黄取出晾干,然后放入清鸡汤或猪排骨汤中煮至浮起,再撒进味精、胡椒粉,然后舀入装有豌豆尖的菜碗里即成。
【思茅鸡豆腐】
鸡豆腐是普洱的一道传统名菜,原料主要是鸡肉和鸡蛋,成品状如水豆腐,撒上备好的蛋片丝、火腿丝、葱花等佐料即成。食用时用羹匙盛起品尝,味道鲜而微甜,到思茅的人都喜欢尝一尝。
【紫米八宝饭】
紫米八宝饭,紫米也称“紫糯米”、“接骨糯”。仅产于云南思茅和西双版纳地区。因颗粒长、色紫红,做成饭粥后色更鲜艳,故名紫米八宝饭。民间喜在年节喜庆时做成八宝饭食用。味香微甜,粘而不腻,补血益气,暖脾胃,适应于胃寒痛,消渴,夜多小便等症,以之配草药可治跌打刀伤。紫米有特殊芳香,色紫红,制成八宝饭后软糯适口,油而不腻,加上各种调辅料形成难得的复合美味。八宝饭可当民间小吃,也可作为甜菜设计在各式筵席中。
【墨江麻脆】
墨江麻脆是一种独特的年货小食品,每逢春节前夕墨江年货街上就出现制作成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的小东西,它不是纸片做的儿童玩具,而是一种精美的民间手工艺食品,即用油锅炸后膨胀起来的供食用的墨过麻脆。它的特点是脆酥香甜,黏而不腻,既是可供食用的糯米食品,又是一种造型奇特的民间手工艺品。
【哈尼糍粑】
每逢春节,哈尼人民家家户户舂糍粑可谓是一景。先将泡过的米放到木甑里蒸,蒸到六七成熟时取出,就可以放进碓窝里舂了。待熟米舂打成面状后,就可以取出放到案板上搓揉,装入小瓷盆等器皿,依皿成形,便是糍粑了。
【豆汤米干】
宁洱县城的豆汤米干远近闻名,原料为用当地干豌豆磨成的豆面粉,经种种工序做成新鲜米干并切成条丝状,放人碗中舀入豌豆面糊汤,并加上韭菜、豆芽等佐料,配以一碟腌萝卜或腌白菜即配套成了宁洱豆汤米干,吃起来松软可口而鲜甜。
【鸡肉烂饭】
鸡肉烂饭是西盟县佤族待客的上品,具有清香酸辣、和胃生津、山野味十足的特点。其主要原料为鸡肉、大米、酸笋等,加之姜、芝麻、辣子、香茅草等位料,并不断地搅拌,待饭煮成稠糊状即成鸡肉烂饭。
【三尖角粑粑】
三尖角粑粑是普洱地区流行的食品,是其特点是状如菱角,口感柔和,糯而不腻。原料为优质糯米和大米,混合磨浆,再经过蒸、调等工序做出成品来包馅料,馅料分为甜咸两种口味。之后用三指挤捏成三角状,形如菱角,以芭蕉叶做垫,放在甑子内蒸熟后即可食用。
【知了肉圆子】
“知了”即指飞蝉,用知了做圆子,是孟连傣族风味食品独特的一道菜肴。这道菜味道鲜美可口,风味独特,傣家人常用此道菜招待亲戚朋友。
【酸笋烩鱼】
酸笋烩鱼是普洱地区普遍流行的一道菜肴,特点是酸辣鲜爽。这道菜的做法是先将鱼去鳞并除去内脏后煎黄,再将酸笋炒熟后放入水中,待煮沸后把鱼放入,并加入葱、姜、辣椒、花椒、味精等佐料即可上桌宴客。
【牛撒撇】
在景谷县傣族地区,有一道傣家人用来宴请宾客的世传名菜,称之为“牛撒撇”。它的烹制方法比较特别,逢年过节或办喜事时,要杀牛,把黄牛宰杀后,把取出的牛脊肉用火烤黄,再切成细肉丝,拌以煮熟后的牛肚杂,放上姜、蒜、辣子等佐料,再用煮沸后经过过滤的牛粉肠水或胆汁拌匀,即可食用。
【火灰焖鱼】
火灰焖鱼是普洱地区少数民族同胞喜爱的—道独特的菜肴,澜沧县拉祜族尤喜欢这种不用锅灶胜用锅灶而焖出来的美味。其做法是,将捕到的鱼拿回来后破肚除去杂碎内脏再晾干,将葱、姜、芫荽、蒜、辣椒拌上食盐、味精和少许猪油,塞进鱼肚内,再用嫩芭蕉叶包裹起来,捂进热烫的火灰堆中,焖上半小时即可取出食用,味道醇香可口,散发出一股股浓郁的香气十分诱人。
【凉拌酸蚂蚁蛋】
在孟连傣族村寨中,每到暑夏可以品尝到一道蛋白质极为丰富的佳肴,这就是凉拌酸蚂蚁蛋。酸蚂蚁是热带丛林中的一种细长的黄蚂蚁,春末夏初蚁巢中大部分是黄豆般大小的蚁卵,洁白如珍珠。这道菜的做法是先将蚁巢取下并除去杂质和成蚁,煮熟后加上食盐、辣椒等拌匀后即可食用。孟连傣家人常用来招待亲戚朋友,品尝后令人回味。
【江城糯米肠】
糯米肠是一种富有创意的米加工品,它是将调味后的糯米塞入洗净后的猪大肠。糯米肠的吃法很多元,早期糯米肠都以蒸煮为主,之后再切为若干小片,沾甜辣酱、蕃茄酱或酱油膏等调味料食用。
【火烧猪】
火烧猪是景东县彝族的一道地方民族菜,据说这种烧烤烹调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火烧猪吃起来酥脆、清香可口,保持了原汁原味,新鲜而纯正,是彝族人民在喜庆或宴请贵客时出手的一道佳肴。
【无量山火腿木瓜鸡】
景东无量山火腿木瓜鸡以无量山火腿、无量山乌骨鸡和景东酸木瓜为主要食材,火腿咸鲜,鸡肉肉质细嫩,营养价值高,酸木瓜具有祛风除湿的功效。这道菜酸甜适中,鲜香美味。
【黄鳝烧茄子】
选用上等黄鳝鱼,洗净切段,茄子切条,将茄子炸软,加入蒜末炒香,下青红椒。色泽诱人,香气扑臭,鳝段形似虎尾,鲜香,茄子吸足黄鳝汤汁,软烂糯香。
【墨江腌蚂蚱】
蚂炸即是危害农田庄稼的蝗虫,它来吃庄稼,墨江人就把它捉来腌吃了,变害为利。每当秋天,稻田里的庄稼收割后,人们就下田将蚂蚱捉来,剪去翅膀和小脚,除去肠肚,用水掏洗晾干。然后放入锅中用文火炒黄起锅,待冷后,拌入食盐、姜、蒜、辣子、花椒、八角、红糖、白酒,装入咸菜罐中腌起来,十天半月后即可食用,可以随吃随取!
【墨江竹虫】
墨江的竹虫可以烹制成美味佳肴。竹虫是竹蜂的幼虫,而竹蜂是一种危害竹林的害虫。它在嫩竹内产卵孵化,幼虫靠吸食竹内壁之肉质和水分生长,一旦被其危害,嫩竹即不能生长成材。竹虫呈白色,形状似虫草,人们把竹虫拿来用开水氽后用油煎炸香后食用,十分香脆可口。
【墨江石蚌】
石蚌为蛙类之一种,生长在深山等沟的溪流石缝之中,体大如蟾蜍,四肢肥胖,肉质较牛蛙为优,为云南山箐中之水产品,墨江产量较多,拿来用作清炖,配以葱花、胡椒、食盐、味精等佐料,即可食用,是用来招待客人的一道好汤菜。
【江城大黄鱼】
大黄鱼煮熟后内呈黄色,仿佛熟透的南瓜,俗称面瓜鱼。面瓜鱼上等的烹调,以“活水煮活鱼”味道最为鲜美。趁鱼活时,洗净口腔和鳃,迅速剖腹去污,投入冷水锅中,罩上锅盖火煮,待鱼死定,放入油盐姜蒜等佐料,再煮至汤成乳白色即可食用。食时,用小碗盛上咸酱油,加入当地特有的野生大芫荽和细米辣,以鱼蘸食,其味鲜美无比。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75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