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会翻滚、会换手、会无意识的叫爸、妈、长出乳牙……
儿童的生长发育,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医学界的前辈们,根据孩子不同月龄的发育特点,总结出了很多关于儿童生长发育规律的口诀。
我虽然是外科医生,但是,念书时,也没少背过这些口诀,可以说是烂熟于胸。
而且,小孙女出生后,我又重新复习了这些口诀,以及相关知识。自认为对,很有发言权。
这些口诀,主要分为大运动发育规律、精细动作发育规律、以及语言发育规律,三个方面。
儿童的大运动,是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跳,等一系列动作。
其发育口诀为: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说的通俗点就是:正常情况下,婴儿2个月时会抬头;4个月时会翻身;
6个月时会独立坐;7个月时,会连续翻滚;8个月时会爬行;1周岁时会走路。
儿童精细动作发育口诀为:三玩五抓七换手,九月对指,一岁乱画,两岁折纸,三岁搭桥。
意思就是:3个月的婴儿,会自己玩手;5个月时,会用手抓东西;7个月时,会用两只手来回倒东西;
9个月时会对指捏东西;1岁时会无意识乱画;2岁时会玩折纸游戏;3岁时会搭积木。
儿童语言发育口诀为:三笑五啊七假妈,九月欢迎周爸妈。
意思就是:婴儿3个月时会笑;5个月时,会发出“啊啊”的声音;7个月时,会发出无意识的“爸爸、妈妈”;
9个月时,婴儿会做出“欢迎,再见”等反应;1岁时,会有意识叫出“爸爸、妈妈”。
我的孙女,已经七个多月了,恰巧和吻合。上面的口诀里,说的这些动作,她都会做,甚至有些超额完成。
她不但会翻滚,还会爬,能长距离快速爬行,去拿自己喜欢的玩具,而且,爬行速度还挺快。
她六个月时,开始长出乳牙,现在已经有4个乳牙了,上下各有两个。
在语言方面,她也进入了敏感期。在大人的指导下,她已经能清晰的发出“爸爸、妈妈”的声音,并且,能结合手势和表情,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
但是,我能感觉到,她并未真正的理解,爸爸、妈妈是什么意思。
有时候,她会对着妈妈叫爸爸,有时候,自言自语的叫妈妈,有时候,干脆就不叫。
所以,她只能算是口诀中的“七假妈”,而不是真的会叫爸妈。
不过,她可以用手势表示“欢迎、再见、点赞、好吃”等,在这方面接近九个月孩子的水平,有点超额完成任务的感觉。
她比以前更活跃了,好奇心很强,会通过转头、翻身、滚动、坐起、爬行等动作,主动调整自己身体的位置和姿势,来观察周围的事物。
她的视力发育,也比前六个月,进步了很多,远处的东西,也能看清楚了。
我在远处向她做手势,她也能看清,并立刻有反应。她喜欢的玩具,即使放到比较远的地方,她也能看见,并且爬过去玩。
她的听觉也有很大进步,我在远处喊她,她也能听见,甚至,大人们在远处说话,她也能听见,并做出反应。
她已经能用双手配合拿东西,玩一些玩具。左手和右手之间,来回倒手很灵活。
有一个问题,很有意思,就是她喜欢的东西,只要能够得着,能抓起来的,就会往嘴里放。
好像这么大的孩子,都这样,在她们眼里,一切好东西都是用来吃的。
没办法,她的爸爸、妈妈,不得不把她能够得到的东西,都清洗的干干净净,以免宝宝吃了不干净的东西,“病从口入”。
当然了,婴儿的发育,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有的孩子发育的比较早,甚至,可能会提前一些,就能完成这些动作;
另一些孩子,可能发育的晚一点儿,并不能按口诀中的月龄,完成这些动作。
一般来说,相差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不能算不正常,很有可能是正常的个体差异。
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注意观察孩子整体的情况,发现孩子在哪些方面发育慢一些,然后,耐心地去引导孩子,完成那些动作。
同时,还应该注意给发育迟缓的孩子,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多跟孩子互动,帮助孩子按摩,有助于他们生长发育。
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多数孩子的发育情况,会逐渐恢复正常的。
这样的孩子,就很有可能存在先天性发育异常。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去专科医院,或者,综合医院的专科诊治,以免延误治疗,导致严重的后果。
1,肢体方面。
朵朵四肢很发达,很活泼的,很爱动,尤其音乐一响起来就要跳起来的感觉,那动作搞笑极了。看见什么都拿起来往嘴里放,吃的那叫一个津津有味。坐也就坐一会,就喜欢滚来滚去的。
2,听力方面。
我记得朵朵七个月她爸爸给理发时,她就听着那个理发器的声音,头在那里扭来扭去的,听力挺好的,所以跟着声音扭来扭去。
3,视力方面。
朵朵在七个月时,就能很清楚知道我在哪里,我藏起来她也能找到我,在远处叫她也能第一时间看见我,并冲我笑。
4,饮食方面。
朵朵七个月时都已经长四颗牙了,所以辅食就给她添加了辅食,主要以“糊”为主,米糊,面糊,肉糊,水果糊,蔬菜糊等,朵朵也挺爱吃的。
5,语言方面。
七个月时朵朵已经会叫“爸爸妈妈”了,尤其饿了着急了就叫妈妈,看见爸爸吃东西她就馋的叫爸爸。天天就和小话唠似的,咿咿呀呀的可爱极了。
总之。每个宝宝发育有早有晚,家长们不必担心,看见别人家宝宝会的东西挺多的,自己家宝宝不会就着急,大可不必,顺其自然就好了。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87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