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巴是一种特别好吃的食品,很多人都喜欢吃。曾记得小时候,妈妈煮完咸肉绿豆糯米饭后,精心焙成金灿灿的糯米锅巴,赠亲朋送孩子,自家品尝,其乐融融。
如果你没到农村吃过锅巴汤,就如同你到北京没尝北京烤鸭一样。喝过锅巴汤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觉:好喝!真香!喝了真舒服!有这样一种说法:宁可一天不吃饭,不可一餐少锅巴汤。可见锅巴汤魅力无穷。
农村人吃锅巴汤由来已久,具体从何时开始吃起,无从考证。在以前,耕地面积少,粮食历来不能自给自足,尤其是在大集体的年代,许多人家吃了上顿没下顿,少吃饭,多喝点锅巴汤可以填饱肚子。记得儿时,每餐吃饭时,大人吃点干饭,我们小孩就喝点和着野菜的锅巴汤。不过,在那个年代能有锅巴汤喝就算不错的人家了。逃荒要饭的来了,有饭就给碗饭,没饭就盛一碗锅巴汤,也乐得要饭的感激涕零。在饥荒的岁月里,锅巴汤养活了不少穷苦的人。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乡下人吃的和城里人一样好,吃惯了油腻饭菜的人们,饭后喝一碗锅巴汤算是一种味觉上的享受。每餐饭可以少吃,但锅巴汤不可不喝。要是张三家忙着干活,中午来不及煮饭,吃点炒饭不舒服,就会捧着碗到李四家讨锅巴汤喝。有的人在饭桌上吃菜喝酒后,一口饭不吃,就喝一碗锅巴汤,图的就是一种舒服。
尽管电饭煲、高压锅、煤气灶已走进千家万户,但乡下大部分人家还保留着搭锅台用铁锅煮饭的习惯,为的就是每天有锅巴汤喝。
希望我的解答可以帮到您哦
在记忆深处,总忘不了家乡一碗热腾腾的锅巴泡饭。锅巴泡饭,家乡人称锅汤。
农村土灶烧制锅汤才香。虽然简单,但也很讲究。大米下锅,多过煮饭所需水。大火烧开,舀出多余的水,这水,浸染饭香,乳白色,叫做饮汤,这是做锅汤的原料。当然,也可以加白糖喝,小时候,外婆每顿饭都会舀饮汤给我们当做饮料,纯天然,米香味浓,没有牛奶和豆浆的腥味。
舀了饮汤,继续烧柴火,柴火往往是稻草,几个稻草把烧过后,饭也香了。为了做锅汤,多焖一会,听到锅底米粒炸响,说明饭下面锅巴形成了。
盛出米饭,锅里只留下锅巴,把锅巴翻过来,以金黄色最佳,白色锅巴不香,当然,烧焦了黑色锅巴,不能吃了。
把金黄色锅巴捣碎,加入刚舀起的饮汤,再烧一两个稻草把,锅巴和饮汤融合在一起,土话说,浓了。锅汤就好了。锅汤,松软绵柔,糯糯的,香香的。配下家里做的豆腐乳和咸菜,真是人间至味。
当然,锅巴吃法很多,锅巴翻过来,白边涂上少许菜籽油,放置锅上烘烤片刻,捣成小块小块,也是幼时零食,家乡人成为“嗒嘴食”。
这些食物简单普通,围绕着普普通通的稻子,甚至柴火都是稻草,确能做出诱人的味道。
我的这些味道都是妈妈的味道,是她的不可代替的至爱,随着这些味道滋润我的心田,终身难忘。
家乡的锅巴汤你是我心中永远的思念!(净水居主人)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88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