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吴一波来解答您的问题。
简单来说,阿卡波糖(拜糖平)是通过竞争性地抑制小肠α-葡萄糖苷酶,阻断碳水化合物分解,从而延缓葡萄糖的生成和吸收,最终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糖尿病的主要危害是高水平的血糖可引发多系统、多脏器并发症的发生,其中多脏器并发症是引起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波动性高血糖比持续性高血糖更能促进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餐后血糖波动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作用独立于持续血糖水平。因此将餐后血糖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是控制血糖波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及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重要方法之一。阿卡波糖作为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控制餐后血糖的对症治疗药物。
阿卡波糖如何控制餐后血糖及其疗效?
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糖类。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经过α-葡萄糖苷酶催化水解,生成单糖才能被吸收,因此α-葡萄糖苷酶是调节食物来源血糖的关键酶,阿卡波糖便是通过抑制小肠α-葡萄糖苷酶来阻断碳水化合物分解,延缓葡萄糖的生成和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峰值,因其可减少肠道对糖的吸收,故可用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阿卡波糖对乳糖酶无抑制作用,故乳制品中的乳糖吸收不受影响。
另外,阿卡波糖还可以抑制胆固醇,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单独使用阿卡波糖时没有低血糖的风险,但与磺酰脲类药物或胰岛素同时使用时患者血糖可下降至低血糖水平,故需减少磺酰脲类药物或胰岛素的剂量。阿卡波糖对空腹血糖略高、餐后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有显著疗效。它可被细菌或消化酶降解在肠道中,并经粪便排出,对肝脏损伤较小,因此可以治疗糖尿病合并肝脏疾病。其主要不良反应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胃肠胀气、肠鸣音、顽固便秘、排气增多等。
总的来说,阿卡波糖在控制食物来源的血糖升高过程中起到了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作用,它可以降低餐后血糖峰值,抑制波动性高血糖的产生,是α-糖苷酶抑制类口服降血糖药的代表药物之一。
问题解答:山东大学 江泽宇 审核:吴一波
阿卡波糖是口服降糖药,属于α-糖苷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降低糖耐量减低者的餐后血糖。
阿卡波糖通过延缓肠道内多糖、寡糖或双糖的降解,使来自碳水化合物的葡萄糖降解和吸收入血的速度减缓,从而降低餐后血糖的升高,降低平均血糖值。
个别患者使用阿卡波糖后可能会出现无症状的肝酶升高,一般停药后就可恢复正常。而有肝脏疾病史或有氨基转移酶升高情况的患者,开始用药后的前6-12个月要注意监测肝酶的变化,并避免使用大剂量。
还有需要注意的是,用药期间如果进食蔗糖或含蔗糖的饮食,可能会导致腹部不适,甚至引起腹泻。
阿卡波糖的不良反应包括:
常见:腹胀,肠鸣音亢进,排气增多;
偶见:腹泻,腹痛;
少见:个别病例可出现红斑、皮疹和荨麻疹等皮肤过敏反应;
罕见:黄疸合并肝功能损害。
阿卡波糖具体的用药剂量需要视个体实际情况而定,因此用药前要咨询医生,不要擅自随意服用。
如果用药后出现不适,要及时告知医生,根据情况判断是否需要停药或采取其他的措施。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92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