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AC)是在肝胆外科最多见急症之一。由于结石梗阻胆管,造成胆汁引流不畅,继而发生胆囊扩张和组织坏死,同时继发细菌性炎症,亦或由化学刺激所致(多是反流入胆囊的胰液)。
全身性细菌感染、胆道蛔虫钻入胆道等也可为AC的致病原因。症状上通常会出现持续性的右上腹痛,厌食,恶心,呕吐和发热等。约有 95%的急性胆囊炎患者伴有胆结石(结石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疾病进展速度快,若治疗不及时会出现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近几年来关于急性胆囊炎的诊断标准不断在更新及完善,但是仍然没有完全定性,并且对于可疑的诊断也没有给出明确标准。
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饮食习惯的改变,AC 发病率逐渐上升,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急性胆囊炎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本文对关于急性胆囊炎的诊断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一、影像学检查
1、超声检查
与计算机断层扫描和核磁共振相比,超声检查因其易用性、无创性、高性价比以及较高的诊断率,在临床上已大量应用,成为急性胆囊炎诊断的最佳选择。
但超声检查亦有其局限性,因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使用的设备、评估和诊断标准不同,人员的经验和水平也参差不齐,导致有延误诊断的可能。有时由于胆囊或胆管中的结石不能在超声上清楚地识别,对坏疽性胆囊炎的诊断存在困难。
2、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磁共振胰胆管造影)
在超声检查不能给出明确诊断,或者需要诊断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时,推荐行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或核磁共振检查。计算机断层扫描/核磁共振(磁共振胰胆管造影)能很好地显示胆囊壁增厚、胆囊壁周围液体潴留和胆囊增大。
当怀疑有胆总管结石,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很容易地评估胆道系统的解剖结构,无需使用造影剂,可以为术前检查提供依据。另一项研究还发现,与计算机断层扫描表现相比,核磁共振 T2 加权成像中胆囊周围脂肪组织的异常信号具有更高的特异性。
在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中,肝脏一过性灌注异常对诊断急性胆囊炎具有重要价值,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肝段内血流灌注异常,受累肝组织在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强化,在急性胆囊炎中胆囊床邻近肝组织动脉期出现是特异性征象。
二、手术治疗
1、胆囊造瘘术
胆囊造瘘术是一种急救的手术方式,方法通常是在全身麻醉下取腹部较小切口于胆囊底部切开,吸净胆汁和脓液,取尽结石,留置导尿管引流,最后荷包结扎。对于耐受差、手术风险较高的危重患者,胆囊造瘘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案。
此种术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的特点。随着微创技术和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多在 B 型超声、超声内镜、计算机断层扫描或X 线引导下进行胆囊穿刺,胆囊造瘘术现在已经应用较少。
2、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
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PTGD)是近几年来兴起的一种微创术式,可通过穿刺引流的操作减压胆囊、缓解炎症状态,排除胆囊内的胆汁或脓液。
PTGD 的优点在于:第一,可以快速解除胆囊内压力,结石可以回落胆囊体,解除胆囊管的梗阻,排出胆囊内脓液后减少细菌毒素的再次吸收而缓解感染状态;第二,在紧急情况下床旁超声引导下即可完成操作,耗时短,B 超取用方便,创伤亦较小。
PTGD有其自身局限性:禁用于凝血功能严重异常、血小板减少症、大量腹水或难以穿刺到胆囊的患者,并发症常见有气胸、出血、感染和形成瘘管等不良反应。
3、内镜超声引导下透壁胆囊引流术
内镜超声引导下透壁胆囊引流术(EUS-GBD) 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胆管引流措施,其按穿刺部位的不同分为 EUS 引导下胆囊胃或胆囊十二指肠吻合术。
EUS-GBD 操作步骤:超声胃镜经口入食管,入胃或十二指肠后寻找胆囊穿刺点,避免损伤血管。细针经通道穿破胆囊并注射造影剂。用切开刀切开通道。
在EUS引导下将支架远端缓慢在胆囊内释放至完全展开;轻轻牵拉胆囊壁使其靠近胃壁,胃镜下再将近端支架完全展开。检查有无胆汁渗漏。若无特殊48 h后即可恢复正常饮食。
EUS-GBD较PTGD有术后恢复快、引流效果好、术后疼痛少和保留胆囊功能等诸多优势。但EUS-GBD 目前是新兴技术,操作技术要求较高,且对其安全性和远期效果尚无大量文献报道。
4、开腹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OC)是开展时间最长的胆囊切除术,是传统治疗 AC 的手术方法,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开腹意味着手术切口及瘢痕更大、增加患者疼痛、腹腔粘连也更广、卧床时间延长,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也更长。
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自1987 年Mouret 等完成首例以来,LC 在临床上治疗急性胆囊炎手术方法在临床上最为常用。1992 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达成共识:对绝大多数有症状的胆石症患者来说,这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LC 力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微创,所以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ILC)应运而生,和标准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其套管穿刺器的直径减小或数量的减少,降低了侵入性,增加了美容效果,是将微创与美观完美的结合。
尽管分析发现SILC具有更好的美容效果,但其优越性在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尚未得到证明。另一方面,SILC 需要更长的手术时间并增加并发症的风险。
在 SILC 中使用的多通道穿刺器不但价格昂贵,而且还需要特殊仪器的支持。对于 AC 的单孔腹腔镜切除术除了美容效果和减轻疼痛外没有其他优势。
6、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
目前在临床上已开展胆囊大部分切除术或部分切除术(LSC)的各级医疗机构和实施手术例数已有不少,属于比较成熟的手术方式,国内外众多文献及多中心研究表明,LSC 是一种可替代LC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在胆囊三角区水肿较重,难以解剖清楚是,不必强行完整切除胆囊,可保留部分胆囊壁,残留胆囊壁给予粘膜面电灼烧灭活。LSC 既保证了腹腔镜微创优点,又降低中转开腹率,还保证了患者较快的恢复速度和节省了住院费用。
无论是开腹还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主要的两大并发症是重要胆管损伤和重要血管或肝床的出血。通常情况下,当胆囊三角区的解剖由于严重的炎症或纤维化,一些作者把这种情况称为“冰冻三角”,并有明显的胆管损伤风险时。
在LSC 时可采用远离胆囊管并在胆囊体或 Hartmann 囊水平横切胆囊,无需高风险下了解剖游离,可以有效避免主要胆管的损伤。由于LSC 不涉及肝床解剖,操作时远离胆囊后壁,可以避免肝床的大量出血。
LSC 即使没有完全的辨别解剖结构也可以由腹腔镜手术经验丰富的医生安全完成。熟练掌握LC 操作技术后,达到一定的手术例数,LSC 可作为困难 LC 情况下的常规替代方案。
7、腹腔镜辅助胆道镜保胆取石术
近年来许多地区纷纷开展腹腔镜辅助胆道镜保胆取石术(LRCL)。然而,保胆或者切胆一直存在较大争议,一部分学者认为,胆囊是重要的消化器官,胆囊缺失会使部分患者出现消化功能紊乱,如上腹部疼痛、腹胀、腹泻或者便秘等。
8、中医中药治疗
李书明等采用中药龙胆泻肝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与对照组相比,症状、体征、白细胞计数等均有所改善。陆艾阳子等通过分析236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发现单用大柴胡汤或大柴胡汤联合西药相较于单纯西药治疗急性胆囊炎显著疗效优势。
三、总结
综上所述,第一、在急性胆囊炎诊断方面:严格遵循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的综合评价,其中腹部超声是急性胆囊炎的首选诊断影像学检查方法,价格较昂贵的计算机断层扫描、MRI 等检查可作为诊断的补充手段。
第二、在急性胆囊炎治疗方面:①常规治疗方法可治愈缓解绝大多数病情较轻的患者;②当 AC 病程发展为化脓性、甚至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及病情较重者应及时予以手术治疗。
a、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当前实施最多,效果肯定的手术方法,在无特殊情况下急性胆囊炎治疗首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b、对于有美容需求的患者,可采用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c、开腹胆囊切除术可作为LC 出现副损伤等意外情况的备选方案。
d、腹腔镜胆囊次全切除术可作为在胆囊三角解剖困难时 LC 的替代手术方案,有副损伤小、手术时间短,降低中转开腹等诸多优势,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③对于年龄较大、基础疾病多、无法耐受手术和麻醉的患者,可以先行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术或内镜超声引导下透壁胆囊引流术以减张胆囊,择期再 LC。
④腹腔镜辅助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目前争议比较大,可根据患者年龄、病情以及患者意愿等情况酌情选择。⑤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也具有良好的效果。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942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