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部分中药材可能提高婴儿畸形率,蒲地蓝、鸡血藤疑为高风险成分

研究表明部分中药材可能提高婴儿畸形率,蒲地蓝、鸡血藤疑为高风险成分

在传统观念中,属于本草精华的中药在东亚地区被普遍地认为相比于西药用于孕产妇更为安全,不过,最新研究显示,这种观念可能并不一定正确。

近日,一项关于中药暴露与孕产妇致畸风险的研究在北欧妇产科学联合会的杂志《斯堪的纳维亚妇产科学报》刊登。这篇名为《母体中药暴露与先天性畸形风险: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下简称:《研究》)的文章可以说是首次证明揭示与颠覆了传统观念——与未使用药物的孕产妇相比,怀孕前与怀孕时使用过中药的孕产妇,其孩子的先天畸形发病率更高。

该研究文章的通讯作者为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医生吴江南,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又名上海市红房子妇产科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妇产科专科医院。在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和复旦版《2021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自2010年该榜单发布以来,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连续十三年蝉联妇产科专科排行榜全国第二。

研究表明部分中药材可能提高婴儿畸形率,蒲地蓝、鸡血藤疑为高风险成分

《研究》结果显示,在产后第42天进行的调查中诊断出的先天性畸形发现,除去962名后期失访的孕产妇,在16751名接受了全程回访的孕产妇中,共有273名婴儿至少患有一种先天畸形,先天畸形总患病率1.63%。

其中,未使用任何药物组的婴儿先天畸形发病率为1.46%;仅使用过治疗性西药组的婴儿先天畸形发病率为2.01%;使用过含中药组的婴儿先天畸形发病率为3.46%。

在本次研究中,中药指的是单味药材、传统特定配方或中成药。对于有中药暴露人群的定义,研究划定为,在孕前至少接受过一个疗程的中药治疗或在孕早期至少服用过一个中药处方的孕妇。研究对象则是从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年龄在25到34岁之间,在我国12省23所三级医院中的孕产妇中调查筛选出来的。

研究表明部分中药材可能提高婴儿畸形率,蒲地蓝、鸡血藤疑为高风险成分

研究披露的各试验组的婴儿畸形发生率

除了得出前述结论,该研究也尝试寻找到底是哪些中药成分造成了婴儿先天性畸形的风险增加。在10位接触过中药且其婴儿出现先天性畸形的孕妇中,有2人在孕前接触过中药,有8人因妊娠期疾病或症状而接受了孕早期的中药治疗。其中,有4人是流感、有2人是阴道出血、有1人是咽喉炎,还有1人是阴道出血与咽喉炎。此外,这10个人此前都没有流产记录。

其中常用药蒲地蓝分被该研究猜疑为可能是增加先天性畸形的风险的因素。在前述10位其婴儿为先天性畸形的孕产妇中,有4位孕产妇曾服用过蒲地蓝。实际上,在2018年年末,国家药监局已发布公告,修改了蒲地蓝口服液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禁忌和注意事项“尚不明确”,加入了“孕妇慎用”和“过敏体质者慎用”。

研究表明部分中药材可能提高婴儿畸形率,蒲地蓝、鸡血藤疑为高风险成分

蒲地蓝中含有四种成分:紫花草、黄芩、延胡索火柴和板蓝根。而蒲地蓝中的黄芩成分被猜疑是主要的增加先天性畸形的风险的因素。早在2009年,香港浸会大学对小鼠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以32克/千克/天为分界线,低于这个数值的黄芩根水提取物摄入不会导致明显的胎儿外部或骨骼畸形,但一旦高于这个数值,就会呈现出潜在的母体毒性。2010年,来自韩国的一项研究表明,高剂量黄芩暴露可导致的胎儿腰肋畸形。

还有一中药成分鸡血藤也被猜疑可能是增加先天性畸形的风险的因素。研究显示,在28名接触了中药的孕产妇中,发现了3名患有心脏缺陷的婴儿,其中2名孕产妇在孕前接触了前述定义范围内的中药治疗。虽然这两位孕产妇怀孕前接触的中药治疗并不相同,但其中却有一相同中药成分那就是鸡血藤。

研究表明部分中药材可能提高婴儿畸形率,蒲地蓝、鸡血藤疑为高风险成分

据研究图表显示,这两位接触了与鸡血藤相关的中药分别为中成药乳癖消片和妇科千金片。乳癖消片与妇科千金片的禁忌人群中均已说明孕妇禁用,但怀孕前使用是否会造成婴儿先天性畸形的风险增加则还没有明确的研究证明。

此外,本研究还观察到中药暴露的累积致畸作用。不过,对于中药可能对形成婴儿畸形的反应机制仍不清楚。研究表明,孕期安全对于孕妇来说特别重要,任何治疗都可能影响胚胎与胎儿健康,对于中药的潜在致畸风险应该是一个被优先关注的问题。

责编 | 吴晚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97899.html

(0)
上一篇 2023-08-04 12:29
下一篇 2023-08-04 12:37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