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角地黄汤的主治病证是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著名中成药介绍(13)——清热(犀角)地黄丸(可治疗肝病)

水牛角

清热(犀角)地黄丸(源于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北京市药品标准》(1983年))

药物组成:

地黄15g, 白芍15g, 牡丹皮30g, 侧柏叶60g ,荷叶(炭)60g, 白茅根30g ,栀子(姜炙)30g, 大黄(炭)60g,( 犀角(粉)1.5g 已被水牛角代替),水牛角浓缩粉27g。制法: 以上十味,除水牛角浓缩粉外,其余地黄等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与上述犀角粉等二味细粉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20g,制成大蜜丸,每丸重6g,即得。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功能与主治:

清肝肺热,凉血止咳。用于肺胃积热,肺经火旺,引起咳嗽吐血鼻孔衄血,咽干口渴,烦躁心跳,肠热便血,大便秘结。

清热(犀角)地黄丸的现代临床研究

1.中医临床用于热入血分,血热妄行所致之衄血、吐血、便血及热扰神昏等病症。

【禁忌】(1)中医辨证为,血分无热者禁用。(2)阳虚失血者及脾胃虚弱者慎用。(3)忌辛辣食物,孕妇忌服。

2.西医临床新用途

2.1.治疗荨麻疹

有人应用清热地黄丸治疗荨麻疹患者73例,效果显著。用法:内服清热地黄丸,每日2次,每次2丸,温开水送服。5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药至症状消失止。结果:临床观察73例中,治愈者(风团消退,瘙痒等症状消失,随访1年末见复发)61例,占83.5%;有效者(风团消退,瘙痒明显改善者)8例,占11.0%;无效者(症状及体征未见改变)4例,占5.5%。用药时间最短者1个疗程,最长者4个疗程,平均为2.5个疗程。总有效率为94.5%。另有人用本方加味(白僵蚕、紫草、紫花地丁)为基本方,辨证分型,治疗荨麻疹患者30例,其中治愈者30例,显效者2例,无效者1例。总有效率为96.6%11.

2.2.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

运用清热地黄丸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125例,效果满意。方法:口服清热地黄丸,每次2丸,早、中、晚各服1次,温开水送服。2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不间隔,连续服至症状消失止。结果:125例中,临床治愈者85例,占68.0%;显效者20例,占16.0%;有效者18例,占14.4%;无效者2例,占1.6%。总有效率为98.4%。服药时间最短者2个疗程,最长者5个疗程,平均为3.5个疗程。

2.3.治疗早期肝硬化

祖国医学认为,湿热邪毒蕴结,肝经瘀血症积是本病的病理基础。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故用清热地黄丸主之,效果颇佳。方法:口服清热地黄丸,每次2丸,日服3次,温开水送服。30天为1个疗程。临床观察早期肝硬化患者47例,其中住院31例,门诊16例;男35例,女12例;年龄最小者30岁,最大者65岁,平均为42.5岁;有肝病史者38例,其中体检发现者9例。

治疗过程中每周或半月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情况,每月查肝功能1次,2~3个月B超检查1次。结果:47例中,临床治愈(症状消失,肝脏回缩至正常,肝功能恢复正常,随访3年以上无复发)31例,占66.0%;基本治愈(临床治愈,但遇劳累或失眠时感肝区不适)8例,占17.0%;好转(症状消失,但肝功能尚有1~2项未恢复正常)5例,占10.6%;无效(服药2个疗程后,症状、体征、肝功能无改变者)3例,占6.4%。总有效率为93.6%。用药时间最短者3个疗程,最长者8个疗程,平均为5.5个疗程。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98027.html

(0)
上一篇 2023-08-04 15:47
下一篇 2023-08-04 15:51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