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眉
义芳君说茶 | 第652期原创茶说
说起白茶,针状的白毫银针与叶片状的白牡丹,银装绿裹,最令人过目难忘了。
但在白茶为数不多的品种里,却也有着两个让人有点看不清、道不明的品种,不仅历史上本身就互有纠葛,现实中实际差别也并不特别大,以致很多人总是混淆了,分不清东西南北。
它们就是“传说”中的贡眉与寿眉。
关于白茶这两大品类,茶人们主要有两大观点:
其一,贡眉是不是高配版的寿眉?
其二,贡眉与寿眉是不是本来就是两个不同品类。
关于这两大点,真的是众说纷纭,在某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内,其实都有理。
▲贡眉
我们先来说说第一个吧。
很多人之所以认为贡眉就是高配版的寿眉?主要源于贡眉说不清、道不明的历史。
一说到贡眉的由来,很多人喜欢拿清代萧氏兄弟制作的寿眉白茶进入清政府采购目录,而出现了“贡眉”一说来作为它的出身缘起。
不过,这一版本仅限于民间传说,听听即可。
及至近代以来,似乎也并没有史料记载充分表明贡眉就是精选版的寿眉。但随着时代变迁,市场需求变化,很多本来用来生产寿眉的茶叶原材料被专门精挑细选出来,用以加工成更更加精细、更加讲究的贡眉。
从日常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既定事实来说,贡眉其实就是高配版的寿眉。
▲寿眉
我们再来说说第二个吧。
存在即是合理。
既然贡眉和寿眉都是这么名正言顺地出现在茶人们的茶桌上,这就说明了它们本身就是两个不同的品种。
果不其然,如今的国家标准里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答案:
贡眉是以群体种茶树品种(即菜茶)嫩梢为原料,经萎凋、干燥等白茶加工工艺制作而成的白茶;而寿眉则是以大白茶、水仙或群体种茶树品种嫩梢或叶片为原料。
所以,贡眉与寿眉其实就是不同茶叶原料制作而成。茶叶原料主要取决于茶树品种以及采摘的老嫩程度与采摘部位。
▲寿眉
一般来说,按照采摘的先后顺序,贡眉要稍早于寿眉,虽然一般都是采二、三叶,但贡眉茶叶比寿眉要嫩些,且一般贡眉为了保持它的等级与鲜爽的特征,一般是带芽,则毫心较显。而寿眉一般采摘标准放得更宽些,有的三、四页,甚至是四、五叶或者粗老茶叶,故而干茶显得比较粗糙、蜡黄,且较少带毫心。
如此,正确区分贡眉与寿眉的方法,其实返璞归真,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看看带不带芽,毫心显不显。
很多茶友,喝了很久的白茶,但白茶等级中的贡眉和寿眉老是分不清楚,白毫银针是由全芽制成和白牡丹由一芽一叶至两叶制成,自然容易分的清。
白茶四个等级由高至低排序: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
可是贡眉和寿眉怎么分呢?对于普通的茶友来说如何记忆能更容易区分呢?因为市场上很多卖白茶的商家也分不清贡眉和寿眉,所以对于,很多白茶商家也会给出错误的答案。希望看了这个解答后,茶友们对于寿眉和贡眉如何区分也就心里有底了。
△贡眉
区分的核心点:
贡眉原料:由小菜茶茶树鲜叶制作。
寿眉的原料:政和白茶寿眉原料是用的剥完银针后剩下的叶子制作而成,福鼎白茶的寿眉是直接由树上采下的白茶粗老的鲜叶制作而成。
小菜茶是闽北地区特有的茶树品种,属于小叶种型茶树,在闽北山区经常在农家的房前屋后的菜园即有种植,所以大家就称它为小菜茶了。小菜茶还是闽北历史最悠久的茶树品种,从唐宋就有记载了,离现在已有千年的历史了。
△贡眉
而政和大白茶茶树和福鼎大白茶茶树被发现离现在不过150年左右的时间,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出,当时的皇家茶园-北苑白茶贡茶用小菜茶制作的可能性是最大的。正是因为小菜茶是当时的皇家用茶,而等级上她又不如白牡丹,却又高于寿眉,所以为了区分这个特殊的白茶品种等级,制茶人就把凡是用小菜茶制作而成的白茶称作贡眉了。
△贡眉
还有一个简单的记忆方法:贡眉就是御供给皇帝用的茶,而御供给皇帝的茶是由小菜茶制作的。寿眉就是老叶白茶,是很粗的茶叶,从寿眉中的“寿”字即代表老的意思可联想到。这样区别贡眉和寿眉也是很容易的。
△寿眉
再说说贡眉的滋味,贡眉的滋味浓厚,香高,特殊于用大白茶鲜叶制作的白茶,所以它也是白茶当中的特殊珍品。而我们现在用白茶压成白茶饼的,一般是用的寿眉或者白牡丹一级或二级压制而成。
△寿眉茶饼
所以如果市面上有白茶饼说的是贡眉饼,茶友们只需问它是否是小菜茶压成的饼,如果答:“不是”,即可以断定它不是贡眉饼了。
玩转文化生活知识,关注【东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买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选!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100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