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干真的好吃到爆

最早使用和制盐的是中国人,在古代称自然盐为“卤”,把经人力加工过的盐,才称之为“盐”。中国古代最早发现和利用自然盐,是在洪荒时代,与动物对岩盐、盐水的舐饮一样,是出自生理本能。古人最早何时开始食用盐,迄今尚未无史籍记载或考古资料可以确切说明。但是,可以想见,如同火的使用一样,盐的发现和食用,同样经历了极其漫长的岁月。

牛肉干你肯定吃过不少,但是这个叫“牛巴”的东西你真的见过吗?

古时候人们保存食品并不容易,盐就成了食物保鲜的重要秘诀。<梁书.侯景列传>谈到梁末有关窃国大盗侯景的一个故事,其中有一个“不咸则烂”的典故。可见盐在古代除了调味以外,还担任了防腐的作用,所有现存的菜肴里的腌制品,如腌菜,泡菜,腌肉,咸鱼和腊肉都因为这个原因而起源的。

所有的美食都离不开盐,经过千百年来的演变,中国人用盐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东北的泡菜、西南的腊肉、沿海的咸鱼等等用盐腌制的美食,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盐与食材的结合造就出了非凡的美味。广西的著名美食玉林牛巴也与盐有关。

牛肉干你肯定吃过不少,但是这个叫“牛巴”的东西你真的见过吗?

玉林制作牛巴传说始于南宋开庆年间。一个姓邝的盐贩子,在运盐途中牛累死了。他舍不得将牛丢弃,便把宰割好的牛肉腌起来,晒成牛肉干。回家以后,他把咸牛肉放到大锅里煮。用八角、桂皮等佐料焖烧。牛肉出锅后异香扑鼻,满室清香,左邻右舍闻香而至。主人便热情地请乡邻共同品尝,席间众人无不称道肉香味美。因为牛肉形似牛粪,有人戏称为“牛巴”,“牛巴”一名由此得。由于“牛巴”的味道香美,“牛巴”逐渐成了一种人见人爱的风味美食。

《清异录》载:牛巴“赤明香,世传邝士良家脯也。轻薄甘香,殷红浮脆,后世莫及”,说的就是牛巴色泽暗亮,气味醇香,肉质细而耐嚼,入口生香,令人回味的特点。

做牛巴的工序很繁琐,牛巴的制作以精选新鲜牛肉(黄牛后腿肉最好,前腿肉次之)为主料,拌入甘草、甘松、丁香、八角、小茴、归身、陈皮、草果、沙姜粉、胡椒粉、蒜蓉、葱蓉、白糖、柠檬、上好米酒各适量经加工制作而成。

牛肉干你肯定吃过不少,但是这个叫“牛巴”的东西你真的见过吗?

首先选用黄牛臀部肉(俗称打棒肉)6千克,洗净血污后用刀片成长12厘米、宽6厘米、厚2厘米左右的薄片,放在盆内,加白酒200克、精盐80克、酱油100克、白糖100克、味精50克、姜汁、蒜白、葱白各50克,小苏打20克,硝水10克,混合拌匀后腌渍1–2小时。

取一簸箕,将腌制好的牛肉片一块块地摊在簸箕上,放在太阳下晒至七成干。再将锅洗净,放入清油少许烧至八成熟,清油是未使用过的植物油,烹制牛巴使用茶油或花生油最好,加进八角50克、草果8个、沙姜40克、桂皮50克、丁香40克、桂花40克、桔皮100克、花椒50克、茅根200克、姜块2块、蒜白100克、浸发冬菇100克爆香,然后投入晒好的肉干用中火炒,待肉干回软,锅中无汁时,加入清油翻炒,盖上锅盖,改用文火慢慢煨制1–2小时。中间需按时揭盖翻炒,以免焦底。

做“牛巴”前可先把牛肉制成片,腌晒待用,并把配料用花生油爆香。最关键的一道工序是煸炒,把牛肉片和配料放进锅里煸炒,煸炒的过程,武火和文火的运用要恰当。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往往能把握好火候,“牛巴”的色、味全在此显功夫。

牛巴煨好后,拣去姜、蒜及香料,控去油汁晾凉,即可改刀切件上桌,或另配原料烹制成其它菜肴。做好的牛巴其颜色半透明,色似咖啡,油亮,香味浓郁,咸甜适口,鲜美爽口,韧而不坚。可作下酒的名菜、佐餐的佳肴,更是馈赠亲朋戚友的佳品。玉林人举办筵席以及逢年过节,喜欢以牛巴与油炸花生米拼作冷盘。夏秋季节,各摊档的凉拌粉,常以牛巴搭配。

玉林牛巴的制作历史悠久,但初期制作规模小,销售量少。30年代至40年代,西街的牛巴最负盛名,曾装罐头,销往柳州、桂林、贵阳、昆明、重庆等地。解放后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制作牛巴的数量增加,懂得制作工艺的人也比以前多。牛巴已成为饭店、酒楼、熟食摊档必备之食品。

在玉林,人们喜欢用“牛巴”来招待客人,以示主人对客人的极其尊重。结婚等喜庆日子,当地人更以聚餐共品“玉林牛巴”为最高享受。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106669.html

(0)
上一篇 2023-08-31 15:17
下一篇 2023-08-31 15:2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