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的功效作用,白芍和赤芍区别辨别方法

芍药的功效作用,白芍和赤芍区别辨别方法图1

芍药又分白芍、赤芍,是临床极常用的药物,《神农本草经》经文: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生川谷及丘陵。

解读芍药的功效作用

  • 邪气

分两种,一种指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和疫痢之气,从外侵入人体的致病因素;另一种是指与人体正气相对而言,泛指多种致病因素,代谢废物毒素及病理损害。

  • 邪气腹痛

由于邪气造成的体内气血运行障碍,而导致的腹部疼痛。常见的有瘀血腹痛,湿热腹痛等。

  • 血痹

类似于地黄的血痹之用。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血痹…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

主要症状表现为身体麻木,游走性痹痛。病因主要由气血内虚,劳倦汗出,或当风睡卧,邪气乘虚侵入,使气血闭阻不通所致。

《金匮要略》给出的常用经典方:桂枝黄芪五物汤: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补气温经,和营通痹。

  • 坚积

指腹腔内有形之结块,与瘀血,水气的结滞相关。

  • 疝瘕

古病名。

《素问·玉机真脏论》:“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发瘅,腹中热。烦心出汗,当此之时,可按可药可火。弗治,脾传之肾,病名曰症瘕,少腹冤热。”

治疝瘕方,为《金匮要略》桂枝茯苓丸:桂枝(肉桂)、茯苓、丹皮、桃仁、赤芍。功能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芍药的功效作用,白芍和赤芍区别辨别方法图2

现在桂枝茯苓丸广泛的用于治疗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附件炎、慢性盆腔炎、盆腔积液等下焦瘀血痰湿留滞。

  • 利小便

白芍有显著的改善内脏,尤其是下焦气水通行作用,表现结果是通利小便。张锡纯认为“芍药为阴虚有热,小便不利者之要药。”还进一步指出“然必以炙甘草补之,其功效乃益显。”

赤白芍之辨析

芍药,在古代无赤芍、白芍之分,也无野生、家种之别。

随着不断演化,目前,赤芍、白芍基原相同,一般白芍取之栽培品种,赤芍来自野生品种;另加工方法不同,芍药去根皮,沸水煮后晒干者为白芍,芍药及根皮直接晒干为赤芍。

芍药的功效作用,白芍和赤芍区别辨别方法图3

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赤芍白芍含有相同的化学成分,赤芍有效成分比白芍高,尤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赤芍优于白芍。

仲景治伤寒多用芍药,以其主寒热,利小便也。而这两个作用,显然赤芍更佳。许叔微亦主张伤寒方用赤芍。而赤芍和丹皮也效近,我临床也常常相须为用,效果很好。

白芍的临床效用更温和,更柔软,与地黄、当归、桂枝、茯苓等配合,效用亦是确切而可靠。力缓则用白芍,需力强则用赤芍。

白芍和赤芍的鉴别

白芍鉴别:

  • “挂手”:指正品白芍粉性足,用手摸其断面有粘手的感觉。
  • “角质样”:特指正品白芍加工质量要求,过火或不及,均不成角质样。

芍药的功效作用,白芍和赤芍区别辨别方法图4

赤芍鉴别:

  • 糟皮粉渣:特指赤芍外皮薄,疏松易剥落,剥落处断面白色泛红,呈粉性。
  • 菊花纹:泛指根类药材横断面,饮片切片的放射状纹理,形如开放的菊花,又称“菊花心”。

与白芍相比,赤芍有明显的香气,给人清凉舒达之感。白芍则无明显香气。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188.html

(0)
上一篇 2022-03-13 00:59
下一篇 2022-03-13 03:0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