菟丝子有什么功效

菟丝子,在田间地头、荒地均可看到,主产于山东、山西、江苏等地。菟丝子是一味常见的中草药,现在的菟丝子主要是人工种植。

菟丝子有什么功效图1

菟丝子的生长特性:貌似缠绵,实属寄生

菟丝子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豆寄生,意思就是寄生在大豆的秧苗上,大豆秧苗是菟丝子最喜欢的吸附对象,所以,现在人工种植菟丝子都是用大豆秧苗作为菟丝子的寄生植物。

经过一个春天,大豆秧苗已经茁壮成长。晚春时节,气温升高,湿度加大,在这个时候,菟丝子的嫩芽就簇拥着从地里钻出来了,细细的,直径只有1毫米,看上去非常纤弱。待到菟丝子的嫩苗接触到大豆秧苗,就会飞快生长延长它的细藤,把大豆秧苗死死缠绕,伸出吸盘,深入大豆秧苗的中心,毫不客气地不断吸吮大豆的营养,从而疯长,直至大豆秧苗枯黄甚至死亡。这时,菟丝子就会绽放出一朵朵粉红色的小花,结出种子,撒播于大地,来年周而复始。

菟丝子看上去很纤细弱小,缠缠绵绵,但实际上它的本性是嗜血,且会吸干寄附对象的血。用一个打油诗形容菟丝子,很形象:别看像根针,长大缠豆身,吸了豆秧汁,长丝吐子伸。

菟丝子有什么功效图2

菟丝子的功效特色:温补肝肾,益阳填精

菟丝子味甘,性温,归肝、肾、脾经,具有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肝肾亏虚所致阳痿、不育、遗精、遗尿、尿频、腰膝酸软、大便溏、目昏耳鸣等病症。明代倪朱谟在《本草汇言》中记载:“菟丝子,补肾养肝,温脾助胃之药也。但补而不峻,温而不燥,故入肾经,虚可以补,实可以利,寒可以温,热可以凉,湿可以燥,燥可以润。非若黄柏、知母,苦寒而不温,有泻肾经之气;非若肉桂。益智,辛热而不凉,有动肾经之燥;非若苁蓉、琐阳,甘咸而滞气,有生肾经之湿者比也。如《神农本草》称为续绝伤,益气力,明目精,皆由补肾养肝,温理脾胃之征验也。”可见菟丝子在滋补肝肾、健脾方面疗效卓著。

菟丝子有什么功效图3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菟丝子有明显的保肝作用,还能够助阳,增强性能力,在增加抵抗力,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等方面,也有显著成效。

菟丝子有什么功效图4

平时可用菟丝子泡水代茶饮,但是,毕竟菟丝子性温,阴虚火旺、孕妇、血崩、大便干、阳强者忌服。

菟丝子有什么功效图5

文:广西国际壮医院男科岳增宝医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男科王传航主任医师

为旋花科菟丝子属一年生寄生草本。茎缠绕,黄色,纤细,直径约1毫米,无叶。花序侧生,少花或多花簇生成小伞形或小团伞花序,近于无总花序梗;苞片及小苞片小,鳞片状;花梗稍粗壮,长仅1毫米许;花萼杯状,中部以下连合,裂片三角状,长约1.5毫米,顶端钝;花冠白色,壶形,长约3毫米,裂片三角状卵形,顶端锐尖或钝,向外反折,宿存;雄蕊着生花冠裂片弯缺微下处;鳞片长圆形,边缘长流苏状;子房近球形,花柱2,等长或不等长,柱头球形。蒴果球形,直径约3毫米,几乎全为宿存的花冠所包围,成熟时整齐的周裂。种子2-49,淡褐色,卵形,长约1毫米,表面粗糙。

产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内蒙古、新疆、山东、江苏、安徽、河南、浙江、福建、四川、云南等省。生于海拔200-3000米的田边、山坡阳处、路边灌丛或海边沙丘,通常寄生于豆科、菊科、蒺藜科等多种植物上。分布伊朗,阿富汗向东至日本,朝鲜,南至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澳大利亚。

种子药用,有补肝肾、益精壮阳,止泻的功能。

菟丝子有什么功效图6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20784.html

(0)
上一篇 2022-12-22 11:31
下一篇 2022-12-22 11:3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