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酒从类型上区分,有干性、半干之分,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干红酒。众所周知,红酒有着诸多的好处,适量饮用红酒对我们身体非常好,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干红葡萄酒功效与作用。
干红葡萄酒的七大功效与作用
1、心血管病的防治
葡萄酒中的原花色素物质,可以稳定人体各种膜的胶原纤维,能够预防组氨酸脱羧酶,可以避免过多组氨的产生,降低血管壁的透性预防动脉硬化。根据美国著名医学研究家表明:喝低度葡萄酒的意大利与法国人,心脏发病死亡率是最低的,而喜欢喝烈酒多的美国人、芬兰人心脏发病死亡率是非常高的。
2、可防治肾结石
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显示:经常适量喝点葡萄酒的人,是不容易患有肾结石的。相关研究人员表示,每天喝大量咖啡的人,得肾结石的概率要比不喝咖啡的人低10%;经常喝红茶则要低14%;而经常喝葡萄酒的人得肾结石的概率是最低的,得病的风险要比无习惯的人低36%。
3、助消化作用
葡萄酒可以刺激胃酸分泌胃液,每60-100克葡萄酒可以导致胃液分泌提升120毫升。葡萄酒中单宁物质,可以增加肠道肌肉系统中平滑肌肉纤维的收缩,调整结肠的功能。对预防结肠炎有一定的效果。甜白葡萄酒含有山梨醇,有助于人体消化,预防便秘。
4、延缓衰老
我们人体就跟金属一样,在大自然中会逐渐被“氧化”掉。造成人体氧化的祸源并不是氧气,而是氧自由基,氧自由基是一种细胞核外含不成对电子的活性基因。这种不成对的电子容易引起化学反应,损害DNA、蛋白质和脂质等我们身体重要的生物分子,从而影响细胞膜转运过程,使各组织、器官的功能受损,促进机体老化。红葡萄酒中含有较多的抗氧化剂,如酚化物、鞣酸、维生素C、维生素E、锌、锰等,可以有效对抗氧自由基,所以具有抗老防病的作用。
5、预防癌症用
葡萄皮中含有的白藜芦醇一营养成分,抗癌性可以在数百种人类经常食用的植物中最好。能够防止细胞癌变,并可以抑制癌细胞的扩散。在各种葡萄酒中,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是最高。这主要是因为白藜芦醇可以使癌细胞丧失活动能力,所以红葡萄酒是预防癌症的佳品。
6、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两位来自米兰大学的医生经进大量实验发现,适量饮用葡萄酒将促进大脑内产生一定量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促进一种与神经细胞记忆有关的生成。根据测定:喝葡萄酒后这种的生成量比不喝葡萄酒的人增强大脑的记忆力和学习能力。肥胖人群在减肥期适当喝点葡萄酒,可以增强精力,不会因为节食而萎靡不振,导致记忆力减退。
7、可以防治感冒
根据某研究机构表明:发现在常饮喝葡萄酒的人群中,极少出现感冒的情况。他们把红、白葡萄酒和葡萄原汁加在病毒培养液中进行试验,结果是:单纯疱疹病毒各柯萨奇病毒等常见感冒病毒,在葡萄酒和原汁中丧失活力,其中葡萄皮浸出的原汁效果是最好。这主要因为葡萄含有”苯酚”类化合物,可以在病毒表体成一层薄膜,使其难以进入人体细胞,从而达到防治感冒的成效。
长期喝红酒的好处
第一,红酒是为碱性的酒精内饮品,可以中和现代人每天吃下的大鱼大肉以及大米,小麦等酸性物质。
第二,红酒含丰富的维生素及矿物质,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有效的预防心脏病和高血压。
第三,红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冠心病,还可以抗癌,抗衰老和抗血小板聚集。
第四,红酒可以有效的预防蛀牙以及防止辐射伤害。
第五,红酒对于轻微贫血的女性有好处,可以养气活血,养颜美容,使皮肤有弹性,并且能够稀释菜肴中的油质,促进胃肠道消化。
第六,每天适量饮用红酒可以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生率。

长期喝红酒的坏处
第一,红酒中含有酒精,过多过量的饮用会加重心脏的负担,对心脏,脑部,肝脏和胰腺均不好。
第二,长期大量的饮用红酒,如果和食物搭配不当,会降低食物的营养价值,比如咖啡,海藻,茶,黑木耳,猪肝,与红酒一起食用的话会降低人体对铁的吸收。
保护血管的最好方式
1、戒烟限酒
吸烟不止对肝脏和肺有害,同样也是心血管疾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
尼古丁、焦油等有害物质,不但能直接进入血液和血管细胞,伤害血管,甚至还能通过干扰血脂、血液和血糖,间接地危害血管。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关于饮酒,少量饮酒不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但医生仍然建议尽量少喝或不喝。

2、控制体重避免过度肥胖
肥胖不仅会引起体态特征上困扰,甚至会招致心血管疾病,有研究表明,由能量过剩导致的肥胖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度肥胖是亚健康的一种表现,将体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不仅可以拥有健美的身材,同样可以维持身体健康的状态。
3、平衡饮食,适量运动
合理的饮食和运动,不仅有利保持健康体重,而且能直接降低血管硬化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平衡饮食意味着能量适宜,少吃含有钠、反式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添加糖等危害血管的食品,多吃含有钾、不饱和脂肪酸、全谷(粗杂粮)、蔬菜水果等有益血管健康的食物。
增加运动量,可以改善三高指标,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管硬化和心血管疾病风险。
对于血管的保护,希望引起大众足够的关注。红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呦。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