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可以分享一下使用小柴胡汤的经验吗

凡是对中医有所了解的朋友,对小柴胡汤应该都不陌生,小柴胡汤出自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是经典名方,在《伤寒论》阐述多达18条,如:

原文96条: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虽本方兼证繁多,但仲景有云:“伤寒中风,有柴胡汤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若为外感风寒,中于少阳经,且有如下诸症之一,如往来寒热、胸胁满痛、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

便可处小柴胡汤,若辩证正确,方药到病必除。

有人可以分享一下使用小柴胡汤的经验吗图1

典型病案:

益阳市第一中医医院肿瘤科收治的一晚期乳腺癌并肺部、胸椎等多处转移,需要服用强效镇痛药物(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中年女性患者张女士。

久病身体虚弱,且入院前3天因洗澡受凉后出现恶寒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可汗出热退,略有咳嗽,胸闷气短,乏力纳差,胸胁、胸背皆痛疼。

入院后血象基本正常,当时考虑合并呼吸道感染,先予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2天,患者发热不减反升,并出现恶心呕吐。

当时考虑阿奇霉素未能有效控制感染,又有胃肠道不良反应,便改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继续抗感染治疗3天,在此期间患者仍先有畏寒,随后体温蹿升至39.5℃,可自行汗出热退,如此反复寒热,伴有口干口苦,胸胁满痛、腹胀恶心呕吐,咳嗽咳白黏痰,气短乏力,不欲饮食,舌淡,苔白,脉弦细。

黄向春医生认为患者正是外感寒邪,不从表解,而入半表半里之少阳,具有小柴胡汤证四大主症: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遂投以小柴胡汤加减:

柴胡24克 黄芩9克 人参10克 炙甘草10克 半夏12克 生姜10克 厚朴10克 陈皮10克

大枣10克

有人可以分享一下使用小柴胡汤的经验吗图2

患者服用上方后寒热程度减轻,腹胀呕吐,口干苦等症均有减轻,5剂服完后已无发热,诸症均减,体力进食都改善。

在此基础上加用口服卡培他滨化疗抗肿瘤,肿瘤逐渐控制,胸背疼痛逐步缓解,可减停镇痛药物,且体质日趋改善,病情好转出院。

黄向春医生的指导老师,湖南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专家曹国立主任中医师、副院长介绍:

小柴胡汤证的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确实为仲景之神方,本案黄向春医生详查病因,病机把握准确,处方加减适宜,方有非常好的疗效。

医生需要读懂悟透经典,临证需仔细思辨,如病机确为邪入半表半里,枢机不利,方可处用本方,绝不可以断章取义。

世易时移,自然、人文环境和饮食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辩证比古时更加复杂,更加需要细心判断。

如下元虚损,而气机上逆者,所有升发之药都当慎重而用,或不用。有的医生不分表里寒热虚实,凡见发热概用此方,如若气机下陷之人,用之或无大碍。

有人可以分享一下使用小柴胡汤的经验吗图3

气上冲,下元不固,头晕自汗等人,如用小柴胡或者其他含有柴胡的药剂,比如升陷汤,逍遥散,四逆散等,都可能会加重病情。

比如清代名医张锡纯,在遇到气机上逆时,凡柴胡,升麻,桔梗等升提之药,就不用了。

最近读刘力红的《思考中医》一书中讲到有小柴胡汤,我觉得既有理论上的哲学思考,又有实践上的指导意义。他讲到小柴胡汤用药七味,这个七是什么?七是火数。河图上说,地二生火,天七成之。中医的《内经》也好,《伤寒》也好,都要用到河图洛书。

小柴胡汤用药七味,说明它用的是火的格局,这就与火相映了。第一味药是柴胡,中医开方用药的先后是有讲究的,不能随便变更;排第一的是君药,第二的往往是臣药,排后面的就是佐使药。现在有的医生是想到哪味开哪味,不讲君臣佐使这样要不得。

小柴胡汤的君药是柴胡,黄芩第二是臣药。柴胡八两黄芩八两,一个三一个八,正好是东方之数,正好是寅卯辰之数。但就这个君臣药的用量,就把整个少阳的信性用烘托出来,少阳病的欲解时烘托出来了。可见张仲景的方子是很严谨的。

如果开小柴胡汤里的方子,柴胡不用八两,黄芩不用三两,那还是小柴胡汤吗?刘力红老师在这里讲到的是术数在中医当中的重要性,所以我认为古人的药方,今人在用药时不能随便的增减,必须考虑术数的搭配与变化,因为这个数与人体的脏器五行时辰方位地域等都是相对应的。

小柴胡汤的组成:柴胡半斤,黄芩、人参、甘草(炙)、生姜(切)各三两,大枣(擘)十二枚,半夏(洗)半升。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47796.html

(0)
上一篇 2023-03-02 16:14
下一篇 2023-03-03 08:4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