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中医的话语体系描述咖啡的功效和作用

百度一下,会发现中医骗子有如下多种解答:

一、咖啡,通常指的是经过焙烤熟了的咖啡豆。其味苦,其气香,其色黑,故咖啡性温,入通十二经,可升可降,可散可收。升阳而不留热,温热而不燥,化湿而不伐气,散结而不伤血;其功效似附子,作用缓和,无毒性,且有显著的止痛效果,是附子所不及。

二、咖啡豆取自咖啡树的果实,色红赤属火,入心、气焦苦、并入大肠径,性味辛甘苦涩,炒燥焦。甘醇味有补养及缓和作用,能缓和疼痛,辛味发散行气作用,能通过脑血屏障,治疗表风热、头痛、苦味有燥湿与泻下作用,能治疗热症或湿症。

中医所谓植物的性味归经,如果是古医书中有记载的,则必须死守,不敢妄自更改。咖啡在古医书中没有记载,那就全凭中医个人的主观感觉和看法了,所以不同的中医就会对咖啡有不同的定性。比如:

一、在味的定性方面:一个中医尝了咖啡,觉得味苦,那么咖啡就是味苦;另一个中医尝了咖啡,觉得辛甘苦涩,那么咖啡就是味辛甘苦涩;如果第三个中医尝了咖啡,觉得咖啡酸苦,那么咖啡就是味酸苦。总之全凭中医的舌头敏感度,随便说,反正没人管。

二、在性的定性方面更是随意。有的中医会根据咖啡产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而说其性寒或性微寒;有的中医则根据别的理由说其性温。可以随便说,反正没人管。

三、在归经方面,有的说咖啡入心经、入大肠经,有的说入通十二经。都可以随便说,反正没人管。

知道中医为什么如此尊古守古吗?为什么不敢对古人已经定性的各味中药重新进行性味归经定性吗?这是因为,只要重新定性,那么就会千人千种定性,再也定不下来了。所以必须尊古,谁也别惹事,大家定宁。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60484.html

(0)
上一篇 2023-04-09 13:31
下一篇 2023-04-09 13:34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