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虚寒夜尿多用什么药膳来调理

小便是体内水液代谢的产物,小便排泄异常与津液的匮乏和水液的输布障碍有关。

水液代谢与阴阳息息相关,阴液亏虚,阴不制阳,虚热内生,同时又有水气不化,水液停蓄体内而疏布障碍则小便不利。

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对于小便异常的认识相当全面。其中用茯苓为主药的方剂之多。《汤液本草》中言:“茯苓淡能利窍,甘能助阳,除湿之圣药也。”茯苓与多药配伍,共调水道之功,你不得不知。

畏寒怕冷,夜尿增多,我善用茯苓,健脾益气,通调水道,诸证悉愈

酸枣仁

1、茯苓+桂枝

茯苓、桂枝同用的五苓散为伤寒表不解,膀胱气化功能失常,而出现小便不利,此处桂枝既能解表,又能化气行水,合用茯苓,则行水功效更佳。

二药合用,既能温阳化气,其通利小便之效也能增强。

畏寒怕冷,夜尿增多,我善用茯苓,健脾益气,通调水道,诸证悉愈

2、茯苓+附子

茯苓在利水方面有利水而不伤正,补脾而不助邪的特点;附子辛甘温煦,其性善走,能助心阳,温脾阳,补肾阳。

二药合用能温肾利水,既能使水液得以运行又能使水气湿浊从小便去。

畏寒怕冷,夜尿增多,我善用茯苓,健脾益气,通调水道,诸证悉愈

附子

3、茯苓+冬葵子

茯苓淡渗健脾利湿,冬葵子味甘性滑微寒,入膀胱经,其能滑窍利水,则小便通利。

二药配伍使用,利水通淋,淡渗湿热,使得水道通调,湿热得除,诸证悉愈。

畏寒怕冷,夜尿增多,我善用茯苓,健脾益气,通调水道,诸证悉愈

冬葵子

今天讲一则医案,许先生我的老朋友,初见时神疲乏力,夜尿增多已有5年。

刻下:白天尿少,夜尿4、5次,下肢微肿,恶风怕冷,情志不畅,夜寐纳差,大便干,时心慌汗出手抖,舌质淡红,苔薄白腻,脉弦滑。

证属脾肾阳虚、心肾不交,治法当先通阳开表,再健脾益气、补肾填精。

首方:桂枝、当归、厚朴、川芎、石菖蒲、生白术、生龙骨、生牡蛎、六神曲、茯神、酸枣仁、阳春砂、大黄、细辛

畏寒怕冷,夜尿增多,我善用茯苓,健脾益气,通调水道,诸证悉愈

白术

服药7剂后,患者诉症状显著好转,心情较舒畅,大便日行1次,心慌缓解,下肢水肿已消,夜尿2-3次。可知患者此时阳气得通,湿气已去,遂改方。

二方:生白术、茯苓、益智仁、金樱子、菟丝子、炒麦芽、桂枝、石菖蒲、佩兰、牛膝、当归、桑螵蛸、淫羊藿、砂仁

服7剂后,夜尿减至每晚1次,精神佳,二便调,自诉已无明显不适,要求续服上方7剂,加以巩固疗效。

畏寒怕冷,夜尿增多,我善用茯苓,健脾益气,通调水道,诸证悉愈

金樱子

患者神疲乏力,夜尿多来诊,再查其舌脉可知,神疲乏力日久乃脾肾阳虚,精血不足,失眠与夜尿两者相互影响,且久之也会影响患者的心情,精血亏虚,阳气不通,推动无力则便秘。

故在治疗上当有的放矢,先调节患者的睡眠,开通上中二焦,使阳气得通,肝气得舒,则患者自然大便通畅,情志舒畅。

初诊方中桂枝,石菖蒲通阳开表;生白术健脾燥湿,益气通便,与桂枝相合化气燥土,泄湿宣中;当归补肾养血,六神曲调其胃纳。

畏寒怕冷,夜尿增多,我善用茯苓,健脾益气,通调水道,诸证悉愈

六神曲

川芎通阳理气,开郁行血;厚朴化湿行气,使土得暖则运化可行;龙骨、牡蛎生用主要取其潜阳安神之意;酸枣仁安神润肠。

复诊时知患者阳气得通,纳寐已调,便主要针对其夜尿,使用金樱子、益智仁、桑螵蛸 、菟丝子品温下焦,固小便;并用淫羊藿、砂仁纳气归肾。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61583.html

(0)
上一篇 2023-04-13 11:54
下一篇 2023-04-13 11:5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