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温中止呕的原因

生姜也叫鲜姜,为姜的根茎。药食同源中药之一,我国以有几千年食用历史,在百姓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全国各地均有产出。秋季采挖,去须根洗净,切片入药。生姜捣汁叫生姜汁,若只取皮用叫生姜皮,煨熟后叫煨姜。

张锡纯言:“鲜姜种于地中,秋后剖出,去皮晒干为干姜;将姜上所生之芽种于地中,秋后剖出其当年所生之姜为生姜。是以干姜为母姜,生姜为子姜,干姜老而生姜嫩也。”

一、功效应用

生姜味辛,微温。归肺、脾经。

功效能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其特点既能入药,又可祛腥、祛膻、祛寒,常做食材烹饪之用,功效尤善温中止呕,又善解表祛寒,实药食同源、养生保健之佳品,所以自古有“冬食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之谚语。孙思邈称生姜为呕家圣药。

常用于风寒感冒,脾胃虚寒,畏寒呕吐,肺寒咳嗽,食物中毒等证的治疗。

名家名著摘要:

《别录》:“生姜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

《本草拾遗》:“汁解毒药,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

《本草纲目》:“生用发散,熟用和中。”

《长沙药解》:“降逆止呕,泻满开郁,入肺胃而驱浊,走肝脾气好而行滞,荡胸中之瘀满,排胃里之壅遏,善通鼻塞,最止腹痛,调和脏腑,宣达营卫,行经之要品,发表之良药。”

《本草备要》:“行阳分而祛寒发表,宣肺气而解郁调中,畅胃口而开痰下食。治伤寒头痛,伤风鼻塞,咳逆呕哕,胸壅痰膈,寒痛湿泻。消水气,行血痹,通神明,去秽恶,救暴卒,杀半夏、南星、菌蕈、野禽毒,辟雾露山岚瘴气。捣汁和黄明胶熬,贴风湿痹痛。”

《医学衷中参西录》:“善开痰理气,止呕吐,逐除一切外感不正之气。若但用其皮,其温性稍减,又善通利小便。能解半夏毒及菌蕈诸物毒。食料中少少加之,可为健胃进食之品。”

二、配伍应用

1.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等证。生姜辛温发表,加入辛温解表剂中,可增强发汗效果。治太阳中风证,体虚外感者,常配伍桂枝、芍药、甘草、大枣,即被誉为“群方之冠”的桂枝汤。若感冒轻微,也可单煎或加少许红糖、苏叶服用,有发散风寒之功。

中药配伍中,生姜与大枣堪称经典。生姜、大枣皆是药食同源之品,但生姜偏于温散,单用有耗散之弊,而大枣偏于甘温,单用有粘滞之性。二药合用后,生姜可行大枣之滞,大枣可制生姜耗散之弊,同时辛甘化阳,又可增温中补虚之功。可谓互展所长,互制所短,尽显中药配伍之妙。

生姜、大枣合用,甘温补虚,有补益后天脾胃之功。故广义而言,所有体虚者,皆可应用。若能经常服用,调理身体,实为养生良方。

若平素胃寒体虚者,可用生姜几片、大枣几枚(掰开)、冰糖一块,常做代茶饮服,有温胃散寒,强壮体质之功。若老年人群,或二目干涩者,可再加枸杞子、菊花若干,共同饮服,则能滋补肝肾,养肝明目。

《伤寒论》中有关生姜、大枣用法颇多。仲景用姜枣,常有三种用法:其一、用其扶正以祛邪外达,如桂枝汤、柴胡汤、新加汤等方,除用姜枣固本外,亦取增加祛邪之力;其二、纯用其扶正,如建中汤类方,姜枣配伍,辛甘化阳,以其扶正固本;其三、用其解毒,实际就是驾驭“有毒”之药,如十枣汤、半夏汤、生姜泻心汤等方,姜枣甘缓补中,可制悍方之烈,固使用攻伐类药时,常于方中加此二药。

张锡纯言:“与大枣同用,善和营卫,盖藉大枣之甘缓,不使透表为汗,惟旋转于营卫之间,而营卫遂因之调和也。”

2.用于多种呕吐之证。生姜能温胃和中,降逆止呕,实为温胃止呕之要药。治胃寒呕吐,见呕吐痰涎,口不渴,或干呕呃逆,谷不得下者,最常配伍半夏,即止呕圣方小半夏汤。其中生姜与半夏配伍,即增止呕之功,又相畏相杀,生姜可制半夏之毒,实一举两得。

若治热证呕吐,常配伍竹茹、黄连等清胃热之品,寒温并用,攻补兼施。

若治胃中不和,心下痞硬,或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常配伍人参、黄芩、黄连、半夏、大枣等,即生姜泻心汤。

黄元御言:“参、甘、姜、枣温补中气之虚寒,黄连、黄芩清泻上焦之郁热,半夏、生姜降浊气之冲逆,消痞硬而止哕噫也。”

汪昂言:“有声有物为呕,有声无物为哕,有物无声为吐。其症或因寒、因热、因食、因痰,气逆上冲而然。生姜能散逆气,呕家圣药。”

3.用于风寒客肺的咳嗽。生姜有温肺除痰止咳之效,常配伍其他散寒止咳药用。

若治鼻流清涕不止,忿嚏不休,可用生姜与桂枝配伍,专扶上焦之阳,即郑钦安名方姜桂汤。

唐步祺会郑氏之意,治肺阳虚咳喘,症见咳白泡沫清痰,夜不能卧,面目虚浮,背及双脚冰冷者,常用大剂生姜与干姜、桂枝合用,再配伍于麻黄附子细辛汤中,共奏温肺散寒、利化痰饮、表里兼顾之功,疗效显著,实为火神大医。

4.用于解半夏、南星、鱼蟹之毒。生姜可解以上诸毒,尤其应用半夏、南星时,常配伍等量生姜,相畏相杀,即制其毒,又可增加止呕之效,堪称良法。

若食鱼蟹、海鲜、野禽等出现呕吐等不适,可单用生姜煎服,或加少许苏叶以解之。

三、用法用量

生姜常入煎剂,也可捣汁兑服,而今以有免煎颗粒,可直接冲服,也可做丸散。传统入煎剂为例,若做养生之用,几片即可;若用其发散表寒或温里补虚,常用十余克至几十克不等;若用其降逆止呕或解毒监制之效,常用至几十克以上。

生姜与半夏配伍,为杀半夏之毒,其用量常与半夏相同。而仲景在半夏厚朴汤中,一剂药就曾用到125克以上。

四、应用注意

生姜辛温,故阴虚内热及热盛之证忌用。

李东垣言:“夜不食姜者,夜主阖而姜主辟也。秋不食姜者,秋主收而姜主散也。妊妇多食姜,令儿歧指,象形也。”

朱丹溪言:“阴分咳嗽者,多属阴虚,宜用贝母,勿用生姜,以其辛散也。”

汪昂言:“人特知陈皮、生姜能止呕,不知亦有发呕之时。以其性上升,如胃热者非所宜也。藿香亦然。”又言:“久食兼酒,则患目发痔,疮痈人食之则生恶肉。”

张锡纯言:“孕妇食之,令儿生歧指。疮家食之,致生恶肉,不可不知。”

附药:生姜皮的功效与应用

生姜皮为生姜切下的外皮。性味辛,凉。功能和脾行水。多用于水肿证,取其以皮达皮之意。治疗水肿,常配伍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等利水消肿药,即五皮饮。常用量十余克。

《本草备要》:“姜皮辛凉,和脾行水,治浮肿胀满。”

——中医实战笔记:21.1.11晚修改

#中医实战笔记#

《本草精荟》:温中止呕:生姜《本草精荟》:温中止呕:生姜《本草精荟》:温中止呕:生姜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94015.html

(0)
上一篇 2023-07-23 09:36
下一篇 2023-07-23 09:4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