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代表菜应该是回锅肉,在1979-1985年的川菜菜谱中,回锅肉一直被列为第一菜
回锅肉
川菜在很早就初具规模,在明清时候就很有名气,现在的川菜馆子遍布全国各地。其实正宗的川菜应该是以四川成都、重庆为代表。川菜的特点也是很重视选料,善于用“三椒”辣椒、胡椒、花椒,油大味重。代表菜肴也比较多,我说说我了解的“麻婆豆腐”
那就说说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是四川名菜,但现在全国各地,大小馆子基本都能做或者受都售卖这道菜。我认为主要原因是这道菜除了文化底蕴厚外当然是很好吃,很下饭。它的主要原料是豆腐。这里要说明,豆腐也有千差万别。这里麻婆豆腐还是要选择嫩豆腐。之所以叫“麻婆豆腐”还有一个小故事。
说是在清朝同治年间,四川成都有个集市,每天早上客商云集,进行物资买卖。有一个姓陈的人与他的妻子这这个集市上卖便饭和茶水。因为这位妻子脸上有星星点点的麻子,人们便习惯称为“麻婆”但是这个麻婆却能烧一手好菜,尤其是豆腐烧的好,远近闻名。这个买卖不错,他们便在集市上开了个“豆腐坊”。市场有不少挑油的工人路经此地,便在麻婆的店里吃个便饭,时间一长,麻婆就用他们油篓里剩油炒制牛肉沫,并与豆腐,豆瓣酱、辣子等一起烹制,然后洒上胡椒面,味道特别的好,深受欢迎。后来,人们与买豆腐的人混熟了,就称为“麻婆豆腐”。再后来到光绪年间,成都一本书《成都通览》将陈麻婆开的豆腐店定为名店,定麻婆豆腐为名菜。一直流传至今,享誉国内外。虽然现在做麻婆豆腐很多,但仍以四川陈氏麻婆豆腐最为正宗。
制作流程。
原料:嫩豆腐600克,牛肉(或猪五花)75克,辣椒面15克,花椒面、青蒜苗各20克,豆豉5克,豆瓣酱油各10克,盐4克,味精1克,湿淀粉15克,姜米蒜米各10克,鸡汤300克,料汤5克。
制作的方法:
一是要将豆腐切成1.5厘米的小丁块,放入沸水内家盐2克,浸泡片刻后沥干水分。
二是将牛肉剁成沫,豆瓣剁细。炒锅放在中火上,放入才有烧至六成热后,放入牛肉煸炒至酥香。
三是接着放入豆瓣炒出香味,下姜蒜粒炒香,再放入剁茸的豆豉炒匀,下辣椒粉炒制红色,掺肉汤烧沸,再下豆腐用小火烧至冒大泡时,加入味精推转,用湿淀粉勾芡,使豆腐收汁上芡亮油。
四是最后下蒜苗段,起锅加入花椒粉就好了。
最终的成形菜讲究,麻、辣、烫、鲜、嫩、香、酥。其实我觉得还有一点应该是捆,也就是形要完整。豆腐不能烂。
现在麻婆豆腐也在不断改良,加入其它食材,比如如图的麻婆豆腐炒腰花等。
川菜的代表菜很多,大家一起来说说说。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24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