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多发结石注意哪些?
人体最容易发生结石的部位就是胆囊,尤其是胖体型的中老年妇女容易患胆结石病。
预防胆结石病主要靠饮食调节和控制体重。平时少吃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鱼卵、蛋黄等,动物油要少吃,每餐不能过饱。还要坚持参加体育锻炼,以减少脂肪沉积。
患胆结石后应注意:
(1)生活有规律,不能图省事而忽略早餐,晚餐过早,睡前可吃少许食品。
(2)疼痛发作频繁,高烧不退时,应前往医院治疗。
(3)不能滥用盐酸、安妥明等增加结石发病率的药物。
(4)积极治疗可诱发结石的某些疾病,如糖尿病、肾炎、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5)积极治疗胆道炎症,如胆道蛔虫、胆道发炎、胆囊炎等。
(6)要有适当的运动量,防止体重过多增加。
(7)重视早餐,如果空腹时间过久,胆汁中胆固醇会出现饱和状态,易在胆囊里结晶产生结石。
(8)生姜、青菜头、青笋、莲花白、洋葱、蕃茄、玉米、青椒、南瓜、白萝卜、莲藕等有抑制胆结石生成的功能,可适当多吃;糖分过多可刺激胰岛素过量分泌,从而增加胆固醇在胆汁中的含量,因此宜少摄入糖类。
(9)长期大便不通、便秘是胆结石的诱发因素,因此注意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多吃粗纤维食品,以及治疗便秘。
(10)胆结石手术前应限制脂肪摄入,戒烟戒酒,忌过劳,术前6小时禁水。
(11)术后做好口腔护理工作,大便通后给予果汁水果,多饮水,但脂肪及辛辣食物不宜。
生活道公益健康认为,胆囊多发结石,一般人没有什么症状的,体检时候被发现的。
胆石症是指胆道系统(胆囊胆囊管胆总管,乏特壶腹和肝内胆管)的任何部位发生结石的疾病。胆结石根据其化学成分分为胆固醇结石与胆色素结石两类。胆固醇结石常与食用动物脂肪过多,血中胆固醇浓度有关;胆色素结石多是胆道炎症是脱落的上皮、细菌,蛔虫虫体及虫卵而构成胆石的核心。发病年龄以中年为多,女性多于男性,以右胁下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胆囊炎。
中医学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气血逐渐衰败,加之喜食油腻,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致使经络阻滞而形成结石。反过来结石又会阻滞脏腑经络通道加重气滞血淤,易诱发恶性肿瘤等疾病,甚至引起卒死。
所以生活上就是要对因治疗,饮食清淡,多进食新鲜水果和蔬菜,吃低脂肪食物,吃植物油,少吃辛辣食物,尽量不吃油炸、熏烤等食物。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胡萝卜、番茄等食物。增加进餐次数,以增加刺激胆汁的分泌等。
饮食建议:
1.饮食结构要合理
应该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少食油腻和炸、烤食物,多食用纤维素丰富的食物,以改善胆固醇的排泄,此外,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海产类食物,因为它们有助于清胆利湿、溶解结石
2.饮食要有规律
一日三餐应该按时进食,不能饱一餐饥一餐,更不能不吃早餐,因为一整夜没有进食后,胆汁已变得较为浓稠,如果早晨再不进食,胆汁会变得更稠,这会导致胆结石的形成,每晚喝一杯牛奶或早餐进食一个煎鸡蛋,可以使胆囊定时收缩,排空,减少胆汁在胆囊中的停留时间
3.坚持吃早餐
长期不进早餐,空腹使胆汁分泌减少,胆酸含量降低,胆固醇成饱和状态而形成结石
生活习惯
1.生活要有规律
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按时吃早餐、避免发胖、减少妊娠次数等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
2.不要憋尿!
多喝多尿有助于细菌、致癌物质和易结石物质快速排出体外,减轻肾脏和膀胱受害的机会
3.适当运动
改变静坐的生活方式,办公时经常起立活动活动,加强体育锻炼,避免变得肥胖
4.放松心情
保持心情放松,不要长期保持紧张的情绪状态。因为大脑活动会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状况,如果精神长期处于紧张、抑郁、急躁等状态之中,就会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影响胆囊收缩,使胆汁的循环和分泌受到影响,促使胆结石的形成
5.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饮食不卫生,或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很容易导致肠道寄生虫病和肠道感染,而这些疾病是引起胆结石的原因之一
6.关心家族病史
医学研究发现,胆结石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因此如果家族中有人曾患过胆结石,尤其要注意饮食结构,定期到医院做腹部B超检查或血脂检查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28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