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像白菜心的东西,男人放到嘴边,想咬却没敢咬。这些从粗壮的根茎里长出来的嫩芽菜,摆放在小区的前面,引来了众多居民的围观。很多大爷大妈都说,头一次看到这种嫩芽菜。而刘秀军,靠这个东西他一年卖出五千万元。
在河北省的源氏县,一群农民在菜地里忙活。他们把一棵棵青菜连根挖出,上面绿油油的菜叶被砍掉,扔在地上。却将菜根整整齐齐地装进袋子里。刘秀军就是专门来收购这些菜根的。一车车的菜根被运送到刘秀军的培育工厂里。
在每一个培养车间里,不管白天黑夜,这里面都是不能见光,暗无天日。不锈钢培养架上,一排排的菜根长出了非常脆嫩的黄菜叶。价格最高的时候,这种菜能卖到40元一斤。
刘秀军以前是做钢材生意的。在一次和朋友吃饭的时候,认识了这种菜。这种菜叫芽球菊苣,又叫玉兰菜,有着精致的外观和清脆的口感,既可以当水果又可以当蔬菜。他认为,这芽球菊苣市场空间非常大,便投身开始在国内种植。
其实,上世纪80年代,国内就有人尝试种植芽球菊苣。但最终却没能发展起来。刘秀军潜心专研,发明出了一套芽球菊苣仔根冷藏库喷淋系统,实现了全年均能生产芽球菊苣。从地里收上来的仔根,放进储存库后,按特定的时间间隔喷水降温,确保每一根都结冰。储存库的温度设置在零下5-8℃,并装备有简易的新风系统,每两小时自动换气一次,终于摆脱了仔根腐烂的情况。
2015年3月,刘秀军开始了第一批芽球菊苣的培育。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那一批的芽球菊苣商品率非常低,有很多的散叶和空心。
刘秀军不断研究,通过不断调整培育车间的温度,终于将特级芽球菊苣良品率提升到85%以上,一年能生产出100万斤的芽球菊苣。
这么多的芽球菊苣,如何才能销售出去呢?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这个新物种,刘秀军做了大量的试吃推广。
他找到社区的团购团长们,邀请他们参加试吃活动,并在社区里做宣传活动。让消费者亲身体验和了解芽球菊苣。
刘秀军和多家高端餐饮批发商合作,向高端餐饮店提供芽球菊苣。通过社区销售和饭店销售,刘秀军的年销售额达3000万元。
球菊苣在软化栽培过程中,不需要使用任何化肥和农药,是一种不可多得的优质高档保健型蔬菜。刘秀军率先在国内实现了芽球菊苣的工厂化生产,收获到了丰厚的财富。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34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