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鸭拓草应该是鸭跖(zhi)草的误写。世界上有一类植物叫鸭跖草属鸭跖草科。它们一般具有观赏、药用、染色、食用等作用。下面我来普及一下鸭跖草的相关知识吧。
夏季赏花,不可错过野生鸭跖草。野生鸭跖草是鸭跖草们的代表,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它。它是草中奇葩,花界精灵。
名之传奇
野生鸭跖草的古名叫鼻斫草。斫读音(zhuó,卓)。意思是用斧头砍。为什么会叫这么个奇怪的名字呢?难道它和鼻子与斧头有关系? 没错,有关系。
且听我道来: 从前中国古代有两个人,玩了一次著名的行为艺术。他们中一个是楚国郢都人,我们叫他鼻子君吧。鼻子君有一次将刷墙用的白色土粉,取一点儿涂在自己的鼻头上,只有蝇翼那么微小的一点。有一位善于使用斧头的人,我们叫他斧头君吧。这位斧头君将斧头挥舞得呼呼作响,一斧下去,将楚人鼻子上的白粉儿砍掉,鼻子没有丝毫损伤。并且,鼻子君面色坦然,一点怕意都没有。(这其实是一场高风险的专业性很强的行为艺术,双方不知道私下流了几斗汗学习了多少专业知识才成就的。切勿模仿)。
彼时的宋国君主宋元公听说此事,羡慕的不得了。他召来斧头君,说他也想当勇者,请斧头君也砍下他的鼻子。斧头君说:我的斧头,没问题,但是,必须要和鼻子君配合才成,如今他已经不在人世了,我的技艺再也无法施展了(脑补下宋元公这么天真是怎么当上国君的啊?)
苏东坡将这个故事称为“郢人之鼻斫”。唐宋时世人见有一种野花,中间花瓣带一点白色,好像鼻头上抹上白粉的楚国人,因此称之为鼻斫草。(拍手???,中国人有文化吧!)
(有个“白鼻子”的鸭跖草)
那为什么叫鸭跖草呢?跖,有脚掌、践踏
之意。因为此草喜生水边,其初生茎叶象鸭掌型,又为鸭鹅所喜采食,故名“鸭跖草”。鸭子与它性皆喜水。
鸭跖草是名副其实的明星网红。它的别名很多,都是人们根据它的特性所赐给它的。并且都很美好很好听。
如: 碧竹子(《本草拾遗》),碧竹草(《本草图经》),青耳环花、碧蟾蜍、竹叶草(《竹谱详录》),耳环草(《世医得效方》),地地藕(《滇南本草》),蓝姑草、淡竹叶菜(《活幼全书》),竹鸡草(《濒湖集简方》),竹叶菜、淡竹叶、碧蝉花(《纲目》),水竹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露草、帽子花(《植物学大辞典》),三筴子菜(《东北药植志》),竹叶兰(《贵阳民间药草》),竹鸡苋(《江西中药》),竹根菜(《四川中药志》),三角菜、牛耳朵草、鸭食草,水浮草、鸭子菜、菱角伞(《辽宁经济植物志》),碧蝉蛇(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竹管草、竹节草、鸭脚草、竹剪草(《江西草药》),兰花草、野靛青、靛青花草、萤火虫草、鸭脚青、挂兰青、鸦雀草、兰紫草、哥哥啼草、竹叶活血丹(《浙江民间常用草药》),竹叶水草、水竹叶草、竹叶青菜、鸭脚板草(《上海常用中草药》),竹夹菜、翠蝴蝶、鹅儿菜(《广西中草药》),鸡冠菜、蓝花姑娘(《江苏药材志》),鸭仔草(《福建中草药》)等等。
(包裹花儿的鸟喙形绿色花苞,我觉得象个贝壳)
花之特性:
花型: “茎叶如竹花似蝶”,鸭跖草的叶子,好像肥嫩碧绿的竹叶。它的花朵被绿色鸟喙状的苞片所包裹着,由三片花瓣构成,一片白色下垂(就是唐宋人观察到的白鼻子),两片蓝色上扬。黄色花蕊点缀花心,白色花丝舒卷如蝶之触须,整朵花恰似一朵精心构造的小蝴蝶,作势欲飞。宋代杨巽斋在《咏碧蝉花》中描绘鸭跖草:“扬葩簌簌停疏篱,薄翅舒青势欲飞。几误佳人将扇扑,始知错认枉心机。”篱边翠蓝小花如蝶欲飞,唬得美女拿扇子去扑。
花色:鸭跖草的花为靛蓝色或翠蓝色,被称为碧色,犹如向蓝色天空大海萃取的颜色,干净纯粹,在绿草之中令人难忘。
花时:鸭跖草的花期为夏季早晨上午开放。它的花朵如菲薄的丝绸,原本鲜明的花色,经过早晨露水浸润更加灵动。在露水零瀼中盛开。太阳一升,其花攸尔消逝,因此特性,它又得名露草、萤火虫草,形容其花短暂易谢。
花种 :鸭跖草自中午开始,花瓣便渐渐卷曲委缩,成皱缩的蓝色小球状,花败之后只留下近半圆的绿色苞片,古人称之“结角尖曲如鸟喙”,这鸟嘴一样的苞片,一直保留到果实成熟之后,其种子灰黑而皱,状如蚕屎。
(鸭跖草的种子:一个花苞里有2个花种,相继个成熟)
花性:鸭跖草喜水,特别喜欢栖息扎根在水边。河岸湖畔,溪边湿地,田间地头,房屋时候的潮湿地,能撞见它们的身影。
染色之妙
鸭跖草的花可以揉出特殊的蓝,是天1的植物染料。中国古代的民间巧匠,往往趁天光初亮、露水未退时,将花瓣采下,捣烂为汁,染制手工艺品和用来绘画。明朝时鸭陌草染色的彩羊皮灯,风靡一时。宋代诗人董嗣杲《碧蝉儿花》云:分外一般天水色,此方独许染家知。
(趁天光露水采集的鸭跖草)
花镜载:土人用绵,收起青汁,货作画灯,夜色更青。画家用于破绿等用。花盖片上的青色汁液,可供绘画颜料。
“县有草,叶似竹,可染碧,第一,名为竹青,此地所丰,故名青田”。 鸭跖草染色之妙,曾美了一个城。
一些史籍资料记载,建国前一些小城市的私营染房,以栀子果、鸭跖草、茜草根等植物浆汁和窑烟染衣染布。
(取出汁液)
方以智《通雅》,将之归于十一种似竹小草中,一曰鸭跖草,即蓝胭脂也,杭州以绵染其花作胭脂为夜色,一名竹鸡草,耳环草、蓝姑草、碧蝉花、亦名淡竹叶。
(染成蓝色)
中国的鸭跖草染色技术在唐代以前传入日本,受到日本人的珍爱。《艺伎回忆录》里:“又到了夏天,岚野先生让我采集鸭跖草,鸭跖草是种花,汁用来浸丝”。 日本传统色系有一味颜色名“露草色”,万叶集写到此草染色“将欲染吾衣,挹取鸭头草。便惹朝露湿,不嫌颜色老。”
近亲区分
其实在野外,还有一种和鸭距草长得十分相似的植物,叫饭包草。饭包草也叫圆叶(卵叶)鸭跖草,别名火柴头、竹叶菜、大号日头舅、千日菜。二者主要的区别是鸭跖草花有一片花瓣由“白鼻子”组成,饭包草3片花瓣全由碧蓝色组成。蓝得更烈更燃一些。所以有火柴头等名字。
(这个是饭包草,花瓣纯蓝)
药用食用
鸭跖草有一些药用价值,这个翻中国古代的药书就可以知道。《救荒本草》中也记载了它的食用方法。但是毕竟是一种救荒野草,口感肯定比我们吃的蔬菜差多了,还是留给它的知己鸭子们吧!
园艺价值
我上面介绍的这种野生的鸭跖草一般用来插花或者园林种植。
在园艺上,有专门观赏的园艺种鸭跖草,常见的有几种:
1、大叶鸭跖草:特点叶子肥大油绿,青翠欲滴,开白色花。是一款适宜室内的优良的绿色的盆栽植物。由于它可以养成枝叶飘垂的瀑布形状,花期之时,白花缀满,花商给它起名“新娘婚纱”出售。
2、鸭跖草锦。是鸭跖草的变异品种,叶子娇嫩肥大,绿色叶面上布有金银色叶纹,清新可爱。也开白色花。
3、紫叶鸭跖草。叶花都是紫色。市面与家庭常见。
4、花叶鸭跖草。俗称吊竹梅,四处可见。 鸭跖草扦插枝条入土生根。因性喜水,养护须常喷水。平常注意剪枝打尖修出形状,它们都可以养成瀑布形状。
了解了鸭跖草,你有没有被它们细微的诗情画意所打动呢?热爱它们吧!
(图片选自网络)
鸭趾草有什么作用?怎么养护?
我就先说说鸭趾草的作用,然后再谈养护。鸭趾草对大家并不陌生,产于我国东南大部分地区,广泛生长于田野间,因翠绿的茎叶间,开着状如蝴蝶的蓝色花朵,故又名翠蝴蝶,蓝姑娘草。其嫩叶可食,在皖南又名竹根菜。鸭趾草治疗疾病的用途非常广泛,上可治咽喉肿痛,下可治泌尿系统炎症,是一味对健康十分有益的良药。现就将鸭趾草,在常见病中的应用,与大家分享。
在七十年代的皖南,以一根银针,一把草治病的赤脚医生(现称乡村医生)就常用单味鸭趾草治疗风热性感冒,流感。对风热感冒所引起的咽喉肿痛,发热,有明显的治疗效果。用量是3Og干鸭趾草煎汤,温服。在《中药大辞典》中,治疗风热感冒,流行性感冒的剂量是60g一90g,供大家参考。
:鸭趾草解毒抗炎作用十分显著,对流行性腮腺炎(俗称蛤蟆气)也有十分良好的疗效,用法是用30g鸭趾草,板蓝根IOg,紫金牛6g水煎代茶饮服,亦可用鲜鸭趾草适量捣烂外敷。鸭趾草性寒,味微苦,能清热除火,对喜食辛辣,经常饮酒的人比较适合,特别是对长期饮酒的人,因鸭趾草有保肝作用,可显著降底乙醇和药物所致的损伤。
鸭趾草本是野生植物,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以前我用花盆移栽了一些,也没什么管理,自然生长的很好。只不过阳光太强烈时,叶片容易干卷。鸭趾草在池州很普遍,在房前屋后都能采到,我每年的这个时候,都采摘一些,晒干备用。图二就是我上班时,在路边采摘的。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68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