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阿姨浅谈:如何做出美味且升糖指数低的糖人饮食】
我控糖十年,首先是管住嘴,不该吃的不吃。再就是迈开腿,饭后1小时后至少2000步,每天6000-10000步。我的自测血糖和三个月一次的糖化血红蛋白均在控制范围内。我认为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吃是第一重要的。吃什么?怎么吃?时间、量和顺序都有讲究。
一、吃什么?我爱自己动手,享受过程中的快乐,享受有滋有味的美餐。
1.杂粮做各种面食:全麦面、玉米面、荞麦面、黄豆面等面做馒头、面包、花卷、面条、饼、饺子、包子。吃这些主食时一定要就着菜一起吃;
2.杂粮稀饭:用小米、红豆、绿豆、荞麦仁、糙米、玉米渣、苦荞米等做稀饭。饮食的顺序是先喝汤吃菜,再吃饭,并注意速度不能快;
3.菜饭和一:糖尿病人的饮食就要“杂”,如青菜包子、萝卜卷、豆腐卷、荠菜煎饼、蒸菜、菜饼等带菜的主食是很好的选择。
二、选升糖指数低的食物: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升糖指数,升糖指数>70为高升糖指数食物,它们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转化为葡萄糖的速度快,血糖迅速升高;升糖指数<55为低升糖指数食物,它们在胃肠中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转化为葡萄糖的速度慢,血糖升高慢,人体有足够时间调动胰岛素的释放和合成,使血糖不致于飙升。所以,我们必须选对食物,进食升糖指数低的食物。
这些年来我基本掌握了哪些能吃,哪些只能品尝,哪些绝对禁食。推荐大家备一份完整的升糖指数表,用来指导我们的日常饮食。
三、主要做法:
1.以蒸、煮为主,禁油炸,低盐少油。
2.松软发面、黏稠度高的食物容易消化,易升糖。推荐全麦煎饼或者杂粮煎饼,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主食,可以就着菜吃,也可以做成菜煎饼,美味可口。我在网上一次买5斤,放在冰箱冷冻可以吃很长时间。
3.能生着吃的就生着吃,如木耳调洋葱、凉拌苦瓜、凉拌苦菊等都是很好的美食,胡萝卜生食就比熟食生糖指数低。
糖尿病人的饮食还要注意营养全面,注意某种食物初次食用后的血糖变化。每个人的自身条件不同、饮食习惯不同,如何吃需要自己去摸索和实践。
糖尿病友早餐
主食:肉龙
荤菜:菜花炒彩椒
蛋白质:鸡蛋、牛奶

糖尿病友午餐
主食:米饭(含玉米、青豆、胡萝卜)
荤菜:肉片炒芦笋
素菜:洋葱炒西红柿
素菜:清炒芥蓝
汤品:菜叶汤

糖尿病友晚餐
主食:馒头
半荤菜:肉末木耳炒丝瓜
半荤菜:青菜炒瘦肉
素菜:炒红苋菜
汤品:萝卜丝汤

这一次的午餐搭配体现了搭配者怎样的用意呢?我们还是来听听菜谱制定人营养专家王玉梅老师是怎么说的吧。
王老师说,午餐也被称为主餐,是帮咱摄入营养物质最重要的一餐,它的营养素比重往往高于另外两餐,这个也很容易理解,因为早餐通常相对简单,晚餐又想吃得很清淡,所以,午餐就很重要了。
午餐既要补充上午工作消耗掉的能量,也要为下午的工作做好储能准备。
那长成什么样的午餐才最适合咱糖友呢?
要素1. 有充足的主食

作为主食,米饭自然是不可缺少的,加玉米、青豆和胡萝卜当然不会只是为了美观。
这主要是考虑到粗细搭配,这样的搭配既能让营养均衡,还能让色彩更加丰富,不知道男生怎么想,反正女生一定是爱得不得了吧?
一般而言,糖友每天午餐吃2两米饭(大约一碗)就足够了。身材比较高大、活动比较多的,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多吃一些。
要素2. 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肉片炒芦笋中的肉能提供足量的蛋白质,而芦笋的营养价值也非常高,不仅富含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更含有叶酸、硒、锌等微量元素。
提到午餐的蛋白质,小编更想向您推荐鱼肉,因为鱼肉属于白肉,不仅容易消化,其中的饱和脂肪含量还较红肉低。研究表明,多吃鲜鱼还具有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功能。
要素3.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

这顿午餐中的素菜富含大量的维生素和纤维素。
其中的洋葱,更是午餐中的明星食材,它不仅能够降低血液粘稠度,还能降低血压。更难得的是维生素C可以帮助增强新陈代谢,同时还能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你懂的。
王老师说,午餐就是要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样才能让一天的能量更均衡。
3个吃饭技巧,给你更好的血糖

1.糖尿病友先喝汤,再吃饭
如果肠胃没有问题,建议您最好在饭前先喝几口汤,这样可以起到润滑肠胃的作用,同时还能增加饱腹感,避免午餐吃得过多。
2.糖尿病友饭要吃慢点
吃一顿饭最好能“抻”到20分钟。如果很困难的话,您可以试着每口饭最少嚼15次再下咽,或者将餐具换成小勺,这样真的能帮您稳定血糖,还有利于减肥呢。
3.糖尿病友上班族吃套餐血糖更好
对于上班族的糖友来说,中午要尽量选择两素一荤的套餐。休息在家时,您再按照我们的菜谱去搭配午餐。原则就是吃得杂一点,变成混合餐。
您对于午餐的搭配是不是已经有些心得了呢?

糖尿病友怎么吃午餐就跟您说到这,下周我们会为您解密营养晚餐的 搭配技巧,用爱发电不靠谱,但是用爱煮三餐很靠谱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72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