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生茶,中国最早出现的茶是什么茶

茶的起源主要有三个:药用起源,食用起源,祭祀起源。

药用起源(秦代)

依据:《神农本草经》“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以及后世医学著作本草类书27种,医方类如《枕中方》、《千金方》等7种,《采茶录》、《茶谱》等茶书类四种,《博物志》、《述异记》等经史类7种。多达61种古书中记载着茶叶的药用价值和药用配方。涉及治疗疾病的方剂多达219方,仅治去痰的便有药茶19方。

中国四大经书之一,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起源:上古神话时代,神农尝百草,遇荼而解,成书于秦汉时期,后世多有著作。

食用起源(春秋时期)

依据:《晏子春秋》 “婴相齐景公时,食脱粟之饭,炙三弋(yi,鸟类)五卵、茗茶而已”。

《广雅》中提到用葱、姜、橘子等作料与茶一起烹煮,芼茶法,芼通腌。

研究所工作时候,有一位湖南研究生给过我一包她自己家带来的茶。一个小的自封袋,里面有黄豆、干蔬、炒米、盐巴和绿茶,我是直接泡着喝的,味道还可以。特别是喝完汤之后,嚼黄豆和炒米很香。

祭祀起源(西周,周公旦)

《周礼·地官司徒》写道:“掌荼,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二十人”。“荼”就是古代的“茶”字,掌荼这个事情在编制上竟然占用了二十四人之多,那它到底是用来来做什么的呢?这本书又写道:“掌荼,掌以时聚荼,以供丧事:征野疏材之物,以待邦事,凡畜聚之物”。

最早的茶

根据上文茶叶起源,最早的茶出现在西周时期。茶叶加工与当下的社会生产力息息相关,打个比方古代茶叶干燥的手段主要是晒干或碳焙(烘干)。现代则有更多的手段:远红外干燥、微波干燥(辐射加热干燥,直接作用于水分子)、鼓热风干燥(电热丝加热)等。

所以,最早期的加工应该是晒干或晒+烘。现代茶叶加工,能与之相符的也就白茶了。另外,白茶的药用价值也有论文发表过。

当然,古人的智慧,有时候是超过现代人的,所以最早的茶是哪一类,本答案也只是推测。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在远古时期,中国的祖先就发现了野生的茶树。但在那时,茶并不是作为饮料,而是作为药材被利用的。茶被当作药材时并不叫茶,而叫“荼”。

远古时期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传说。在先秦的古籍中,没有“茶”字,只有“荼”字。最初人们把茶归人荼类,称为“苦荼”。在以荼做药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茶叶气味清香,而且有清热解渴的效用,这才慢慢将它从“荼”中分离出来,正名为“茶”。

我国古代文献和传说中,有不少地方讲到茶。《神农食经》里讲“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轻身明目”,“令人有力悦志”。《广雅》记载:“其饮,醒酒,令人不眠。”东汉时名医华佗也说过:“苦茶久食益意思”。可见人们对茶叶能使大脑和心脏兴奋早就有所认识。

据可靠记载,茶从药材过渡到饮料,是在西汉时期。公元前59年,王褒的《僮约》中有“武都买茶,杨氏担荷”,“烹茶尽具,酺已盖藏”的记述,反映了当时人们不仅把茶作为饮料,而且已经作为商品买卖了。药材变饮料,使茶叶需求量剧增,人们开始大量种植各种茶树,并培育出众多的品种。中国最早开始人工培植茶树,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种茶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公元8世纪,唐代学者陆羽写了《茶经》三卷,它系统地总结了唐代以前中国种茶的经验,阐述了作者对此的切身体会,论述了茶的起源、种类、特性、制法、烹煎、茶具、水的品第、饮茶风俗、名茶产地以及有关茶叶的典故和用茶的药方等。这是我国第一部,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

中国的茶树及种茶经验很早就传到了国外。公元805年,有个叫最澄的日本僧人将从中国带去的茶籽种在贺滋县,不久就推广到日本全国。稍晚一些,公元828年,朝鲜也从中国引入茶籽种植茶树。茶叶传到西方则较晚,1657年,一位法国医生写文章赞誉中国茶叶是“神草”,可以和圣酒仙药相媲美。

1684年,印度尼西亚从中国引入茶籽,开始种茶。19世纪初,锡兰(斯里兰卡)、印度、越南和中国北方的俄国也先后从中国引入茶籽种植。在引种茶树方面,中国的近邻缅甸和马来西亚反而较迟,直到20世纪初才引种成功。现在世界上不少国家语言中“茶”字的语音,都是由中国“茶”字的广东音和厦门音转化而来的。

中国养生茶,中国最早出现的茶是什么茶图1
中国养生茶,中国最早出现的茶是什么茶图2
中国养生茶,中国最早出现的茶是什么茶图3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7580.html

(0)
上一篇 2022-05-30 13:17
下一篇 2022-05-30 13:2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