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淋巴结转移靶向治疗效果如何

今天这位朋友肺腺癌行靶向治疗后,病灶明显缩小,然后行手术切除,术后大体标本内未发现癌细胞,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后也未发现癌细胞,术后没发现癌细胞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这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

在中晚期肺癌的疗效评估上我已经发布了好多个病例了,今天这例是刚刚是网络问诊的一个病例,由于资料比较详尽,效果显著,我也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女性 50岁

IIIB期肺癌伴淋巴结转移,靶向治疗后效果显著,癌细胞全被杀死

首次发现CT

IIIB期肺癌伴淋巴结转移,靶向治疗后效果显著,癌细胞全被杀死

IIIB期肺癌伴淋巴结转移,靶向治疗后效果显著,癌细胞全被杀死

肿块大小4cm,支气管阻塞,胸膜肺门分界不清

IIIB期肺癌伴淋巴结转移,靶向治疗后效果显著,癌细胞全被杀死

肺门区及纵隔淋巴结分界不清

IIIB期肺癌伴淋巴结转移,靶向治疗后效果显著,癌细胞全被杀死

术前支气管镜活检病理诊断:符合腺癌

靶向治疗2个月后CT:

IIIB期肺癌伴淋巴结转移,靶向治疗后效果显著,癌细胞全被杀死

局部支气管正常,未见明显阻塞性改变

IIIB期肺癌伴淋巴结转移,靶向治疗后效果显著,癌细胞全被杀死

肺窗局部可见小结节影,实则这个结节与原肿瘤远端,炎性病变可能性大

于是行手术治疗:

IIIB期肺癌伴淋巴结转移,靶向治疗后效果显著,癌细胞全被杀死

术后病理:

IIIB期肺癌伴淋巴结转移,靶向治疗后效果显著,癌细胞全被杀死

术后大标本未见癌细胞

术后的 大病理未见癌细胞,术前通过靶向治疗,癌细胞被完全杀死。

那么后续该患者就是继续用靶向药物控制,定期复查。这位朋友找巫医生的述求是看看,术前CT提示双肺内见多发新增结节灶,排除是不是转移,通过影像学几次比较,病灶没有明显的转移瘤的特点,3个月后复查再行比较。并且靶向治疗如果对原发灶效果如此好,通过我们大量的病例提示,对转移灶的治疗效果也是非常好的,进一步为非转移灶提供了一些证据。

小结

1.术后标本没有活的肿瘤细胞很奇怪吗?

《 The Lancet Oncology 杂志》发表了最新的新辅助治疗后手术研究的数据,术后病理结果显示71.4%的患者达到了 pCR (病理完全缓解:即切下来的肿瘤标本没有活的肿瘤细胞,即肿瘤细胞全部被综合治疗杀死)。

2.影像学明明发现病灶没有完全消失,术后为什么没有查到癌细胞?

肿瘤通过综合治疗以后,癌细胞在被杀死以后,细胞凋零、坏死残留的组织是一个逐渐吸收的过程,短期内没有吸收,影像学一定会留下一些“斑片、结节或 索条影”,单纯的CT并不能确切的鉴别有没有恶性细胞的存在。常规的18-FDG PET/CT如果治疗后短期内复查,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所以这个需要更加有特异性的代谢显像剂的研发。

3.在我国,有30%的肺癌患者发现时就是III期肺癌患者,也就是局部晚期肺癌患者。局部晚期肺癌患者由于已经比较晚,直接做手术的话在体内容易有影像学检查发现不了的癌细胞残留,到了这个阶段,就算手术切除的再干净,术后复发风险也很高(约50-60%的病人术后会发生复发)。

4.目前对于局部晚期肺癌有两种治疗模式:(1)先进行新辅助治疗(化疗、免疫、靶向或者联合用药)再手术。(2)先手术治疗后续再辅助治疗(化疗、靶向治疗……)。

《2020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

IIIB期肺癌伴淋巴结转移,靶向治疗后效果显著,癌细胞全被杀死

MDT讨论评价有道治疗后降期手术的的可行性,如能做到完全性切除,诱导治疗后手术治疗”被列为二级推荐

5.局部中晚期肺癌生存率有多久?

《 The Lancet Oncology 杂志》发表了最新的新辅助治疗后手术研究的数据,有91%的患者达到了18个月的生存期,而且这也不是最后的结果,因为仅仅统计到18个月。

6.心理作用再中晚期肺癌的治疗、愈后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

肺癌症起病隐匿且进展快,故临床确诊时多处于中晚期,患者不仅身体痛苦,还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心理社会因素能够导致癌症诱发、复发或恶化,故对于中晚期癌症患者心理的尤为重要。心理弹性是个体面对并成功应对创伤的个人特质,是患者压力应对能力的一个衡量标准。随着积极心理学的发展,学者们发现心理弹性能够使个体面对创伤时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改善身心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最后,关于肿瘤诊治,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是硬道理。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84807.html

(0)
上一篇 2023-06-24 15:02
下一篇 2023-06-24 15:08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