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一阵大火的动画电影《哪吒》中,来自龙族的敖丙圈粉无数。您知道吗?在中药界,也有着不少“龙族”出身的中药,它们个个都是抵抗病邪的大将呢!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地龙
地龙是我国重要的中药材之一。最早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收载的67种动物药中就有蚯蚓。在《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具有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的功效。常炒制后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肺热喘咳、尿少水肿、高血压等症。由于生品腥味太重,故入药一般需经炒制。传统用地龙,制法很多,主要有药制、醋制、熬制、酒制、油制、蛤粉炒制、盐制等法,使其质地松泡酥脆、去毒性、矫正臭味及便于煎制服用。
伏龙肝
伏龙肝,中药名,为经多年用柴草熏烧而结成的灶心土。
伏龙肝,味辛,性温;归脾、胃经;有着温中止血,止呕,止泻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用于虚寒失血,呕吐,泄泻。
龙胆
龙胆,为龙胆科植物。分布于朝鲜,苏联,日本,及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浙江等地。生草甸、灌丛或林缘。春、秋两季均可采挖根及根茎,以秋季采者质量较好。除去泥土杂质,晒干,或切段后干燥备用。
龙胆,性寒,味苦;归肝经、胆经;有着清肝火、除湿热、健胃的功效。
龙齿
龙齿,中药材名。本品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牙齿的化石。挖出后,除去泥土,敲去牙床。
龙齿功能主治为:镇惊安神,除烦热。治惊痫癫狂,烦热不安,失眠多梦。
龙骨
龙骨,中药名。为古代哺乳动物象类、犀类、三趾马、牛类、鹿类等的骨骼化石。产于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等地。
龙骨味涩、甘,性平;归心、肝、肾、大肠经;有着镇心安神,平肝潜阳,固涩,收敛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心悸怔忡,失眠健忘,惊痫癫狂,头晕目眩,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崩漏带下,久泻久痢,溃疡久不收口及湿疮。
龙子衣
龙子衣即蛇蜕,中药名。为游蛇科动物黑眉锦蛇、锦蛇或乌梢蛇等蜕下的干燥表皮膜。春末夏初或冬初收集,除去泥沙,干燥。
龙子衣味咸、甘,性平;归肝经;有着有祛风,定惊,退翳,解毒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小儿惊风,抽搐痉挛,翳障,喉痹,疗肿,皮肤瘙痒。
免责声明: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本声明未涉及的问题参见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当本声明与国家法律法规冲突时,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40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