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神农本草经》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芷或杭白茫的根。主产于四川、浙江等地。以秋季采挖的根入药。生用。
【性味归经】
辛,温。归肺、胃经。
白芷的根
【功效】
祛风解表,止痛,通鼻窍,燥湿。
【应用】
1.用于风寒表证,鼻塞、头痛
本品辛温解表,虽发散风寒以解表之力较温和,但因其兼有较好的止痛和通鼻窍之功,故亦常用于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并伴有头痛或鼻塞、流涕之症,并常与羌活、细辛、川芎或苍耳子、辛夷等药同用。
2.用于头痛、牙龈肿痛等疼痛证
本品长于止痛,芳香上达,善入足阳明胃经,以头额眉棱骨疼痛及牙龈肿痛多用。属风寒者,单用有效,即《百一方选》都梁丸;配伍细辛川芎等散寒、祛风、止痛药,其效更佳。属风热者,须与菊花、蔓荆子、薄荷等疏风、清热药同用。治痹证、外伤疼痛等,本品亦可协助祛风湿或活血药增强止痛之效。
3.用于鼻渊
本品辛温香燥,可祛风、散寒、燥湿,使肺气宣利;又能升阳明清气,上养郧窍,以针对鼻渊(鼻窦炎)因于风寒湿邪之病因。其通鼻窍,止疼痛,可改善该病鼻塞不通、浊涕不止、前额疼痛等主要症状。可以内服,亦可嗅外用,并常与苍耳子、辛夷等药同用。其因于风热或肺热内郁者,亦常于相应的对症药中加入本品。
4.用于湿浊偏盛之带下证
本品性偏温燥,可以燥湿止带。治寒湿下注,白带清稀量多者,可以散寒、燥湿,并升举阳明清气而使白带减少,其多与炮姜、白术、莲子等温阳祛寒及健脾除湿药同用。湿热内盛,带下黄赤者、亦可与黄柏、车前子等清热燥湿或清热利湿药同用,共收清热除湿以止带之效。
此外本品尚有消肿、排脓之效。以其辛散邪毒和温通血脉之力,用于疮痈初起时可助清热解毒药以消疮肿;痈病脓成后,可助补气养血药以托毒排脓。其祛风止痒之功.还可用于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
煎服。
【使用注意】
本品温燥,阴火旺及血热内盛者忌用。
【参考资料】
1.本草文献:《神农本草经》:“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滇南本草》:“法皮肤游走之风,止胃冷腹痛寒痛、周身寒湿疼痛。”
2.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白芷与杭白芷的化学成分相似,主要含挥发油,并含多种香豆素类化合物、白芷毒素、花椒毒素、甾醇、硬脂酸等。具有抑菌、解热、消炎、镇痛、解、平喘、抗癌作用、能对抗蛇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异欧前胡素等成分有降血压作用;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为“光活性物质可用以治疗白癜风及银屑病;小量白芷毒素有兴奋中枢神经、升高血压作用,大剂量能引起强直性痉挛,继之全身麻痹等。
【作者寄语】
如仍有疑问、体会,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交流,如有收获,欢迎点赞、转发、收藏,如果喜欢我的创作内容,欢迎关注我 @梅小护科普,每天都会为大家分享健康知识,如需了解具体运用,可关注@古今医案研读,谢谢大家的耐心阅读。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85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