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去一家素食火锅店,店员很热情地推荐了一道他们新上的特色菜——台湾野莲。端上桌的野莲一眼看不出是啥,一盘脆绿细长的梗,没有叶片,长梗被弯折缠绕成一捆一捆的样子。只在锅里煮上片刻即可。入口一嚼能感觉出其中纤维丰富,但并不显老,柔嫩爽脆中带着股青香。
野莲是台湾南部地区的特色菜,也有的称之为水莲,是高雄美浓一宝。野莲,名字中虽有“莲”字,却并非荷花、睡莲所在的睡莲科的植物,而是有一字之差的睡菜科的成员,为莕菜属的一种,台湾名之为龙骨瓣莕菜,在《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中名为刺种荇菜。
在我国古时莕菜便是一种难得的野菜。《诗经》中的第一首诗《国风·周南·关雎》就三次吟咏“参差荇菜”。这里的荇菜即指莕菜,多年生水生草本。它扎根于泥中,叶片浮于水面,与睡莲叶片相似,金黄色的花朵则探出水面。水波中,莕菜随波摇曳,人们采摘它的柔嫩茎叶为食。“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描绘的即是这样一幅场景。
随着时光流逝,莕菜这种在中国广布的古老野菜现在已难以在餐桌上见到了。它更多的是以观赏植物的姿态出现在公园水景中。夏季,黄色小花星星点点地铺满水面,轻盈可人。而龙骨瓣莕菜与之相较花朵更小,花白色,花瓣中间隆起呈似龙骨,在粼粼波光中随波荡漾,也颇具姿色。
现在龙骨瓣莕菜在台湾南部不少地区都作为经济作物大量人工种植,在江西、福建等地也开始有少量引种。它的清新脆嫩适宜清炒,凉拌,涮清汤火锅也不错。想想古人钟爱之莕菜大抵便是如此,再吃时应更有一番滋味吧。
(菜子发发喵)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90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