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餐之间有一个健康的比例,正常情况下应该早餐像皇帝中餐像平民晚餐像乞丐,可见晚餐应该少,因此有些人干脆晚饭不吃,那么到底晚餐到底该不该吃呢?
“过午不食”是否适合现代人?
古人讲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由于休息时间早,因为古人一般是省略晚餐的,也就是我们知道的“过午不食”。
但是,现代人普遍睡觉时间晚,加上可能熬夜加班学习,不吃晚餐的话,根本无法支撑精力所需,除此以外,还有不少的害处。所以“过午不食”并不适合现代人。
当今时代晚餐不吃危害可不小
——热量摄取有缺口,影响新陈代谢
减肥的原理归根结底是摄入小于消耗,但是不吃晚饭会导致热量缺口太大,从而影响到新陈代谢。
——延长空腹时间,加大早中饭量
如果不吃晚饭的话,第二天在吃饭的时候空腹时间太长,血糖水平会明显下降,因此在第二天会不由自主的多吃,这样身体会将多余的脂肪储存以来,以免能量不够,反而不利于减肥。
——造成营养不良
长期不吃晚饭的话,身体的代谢随之也会变慢,脂肪代谢受到影响,反而更加容易长肉,但是此时身体摄入量少,那么只能通过肌肉分解来维持,但是如果肌肉分解的越多,那么会进一步减慢基础代谢,形成恶性循环。
——影响睡眠
睡前吃的多影响睡眠,其实吃的少也会影响睡眠,因为如果睡眠不好,瘦素就会减少,饥饿素会增加分泌,反而会越来越饿,增加其他时候的进食量。
健康的晚餐策略是什么?
——清淡
晚上活动量比较少,因此能量的消耗也是比较少的,因此晚上吃饭要保持清淡,避免吃太多油腻的食物。
——荤素搭配
晚上吃饭也要荤素搭配,这样可以减少食物当中脂肪的吸收,而且蔬菜当中维生素跟矿物质的含量都比较多,也可以更好的补充营养物质。
——少油炸多蒸煮
晚餐尽量选择蒸、煮、凉拌的方式,少吃那些煎炸的食物,甜食也要少吃,以防摄入太多的脂肪太多能量。
要说一点好处没有那也不对,有些人用过午不食可以减肥。这么说不是说过午不食一定可以减肥,而是说过午不食有可能能减肥。
过午不食减肥,其实“原理”也很简单,就是吃的少了。平常我们下午、晚上,甚至十一点十二点,也都能吃东西,过午不食的时候,过了正午基本就不能吃东西了,这样,一天中能进食的时间大大缩短,一般吃下去的东西也会少一些。
但是,如果在可以吃东西的时间里吃的太多,或者太不健康,热量太大的话,抵消了过午不食的“好处”,这样过午不食照样不能帮助我们减肥。
过午不食有没有保健方面的益处呢?至少目前还不能说一定有。当然,民间各种说法很多,过午不食被吹嘘的很神,但实际上这都缺乏依据。
还有人说,古代人都是过午不食,实际上并不是这样,我们在古文献里面能找到很多古代人一日三餐的证据。
而且,古代人就一定健康吗?其实也是很多人一厢情愿的想法,根本就没有证据能说古代人的健康水平全面超越现代人。
过午不食主要来自佛教,佛教里的说法是中午以后吃饭,下午人会瞌睡,昏昏沉沉,不利于学习佛法,所以……
因为我分析如下:
印度天气炎热,古时候又没有冰箱,佛陀上午带弟子出去化缘,化来的食物必须中午前吃掉,若放到晚上吃则会变质。若要吃晚饭,则下午又要去化缘,那真的没时间学习佛法了,与要饭的无异,所以施行过午不食。这一规定也成为小乘佛法的一条戒律。但在藏地,因为天气寒冷,且研习大乘佛法,所以并不要求这样做,但也有些僧人自绝遵守这条戒律,令人赞叹!
其实很多宗教戒律都是应和当地的风土人情,比如伊斯兰教不让吃猪肉,其实在伊斯兰教出现前,由于中东地区炎热干燥缺水的气候条件,猪很容易得瘟病,吃猪肉就遭到严重歧视甚至禁止,伊斯兰教只不过顺应民俗,将这条写入戒律。
普通人要不要过午不食?晚上少吃点是对的,有利身体健康。但你们若去泰国等信奉小乘佛法的地方去看他们的僧人吃饭,中午吃得巨多,一坛子食物,好吓人,这样会严重加剧肠胃负担和心脏供血负担。且头天中午到第二天早晨时间隔太久,胆汁长时间不分泌出来易得胆结石。所以普通人我不建议过午不食,晚上少吃点就行了。过午不食在于对生活习惯的因势利导。自己能克服,慢慢适应是对身体有帮助的,如果刻意为之,强迫自己的身体受这样的煎熬,而且身体的体能又吃不消,建议不要去做。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10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