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细菌性肠炎该怎么办呢?
如果诊断明确无误,立即给予治疗。
在家治疗指征:
1、3个月以上的宝宝;
2、每天拉肚子次数不多,3-5次;每次大便的量少;
3、尿量没有减少,精神状态好,无呕吐,无发热等。
治疗方法:口服头孢克洛干混悬剂+蒙脱石散+益生菌。益生菌要与头孢分开喂,间隔2小时。
如果有以下情况之一必须住院治疗:
1、3个月以下婴儿
2、每天拉的次数多,7-8次/天以上;
3、大便量多,或者较多的脓血便;
4、宝宝尿量减少、口渴明显、眼窝凹陷、前囟凹陷、皮肤弹性差;
5、宝宝精神状态差、有呕吐、烦躁不安、发热、抽搐等;
6、宝宝同时合并有肺炎等其他疾病。
预防与护理
首先明确婴儿细菌性肠炎发生的原因。炎热季节,婴儿细菌性肠炎高发,最常见的原因是吃了细菌污染的食物如西瓜、冷饮或者是未加热的剩饭剩菜。其次是宝宝没洗手,老把手放口里。还有就是宝宝受凉感冒感冒后肠道功能紊乱继发细菌感染。
根据原因采取相关的预防与护理措施:
1、勤给宝宝洗手;
2、室内温度适宜,空调电扇不要对着宝宝吹;
3、不要给宝宝吃冷饮、冰西瓜;
4、宝宝的餐具如奶瓶奶嘴每次用之前要用开水冲洗,每天要煮沸消毒一次。
5、吃剩的食物要倒掉。
首先需要了解婴儿细菌性肠胃炎的病因:婴幼儿因为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所以很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的侵害而患上细菌性肠胃炎。婴儿的肠胃炎之中,细菌感染占百分之十五,最常见的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菌以及空肠弯曲菌。一般此原因感染肠胃炎的婴幼儿由于进食了细菌污染了的食物而发病的。
婴儿细菌性肠炎的预防措施
1、在平时要搞好环境卫生,加强厕所以及粪便的管理,对苍蝇药进行消灭,防止有细菌滋生,细菌叮过的食物不要食用,以免有细菌感染。 2、要加强饮食卫生以及水源的管理,尤其是对外面的摆摊的摊贩,要做好卫生的监督检查工作,避免出现一些不卫生的食物,让顾客食用,导致疾病的发生。 3、加强卫生教育,在饭前便后洗要洗手,不喝生水,不吃没有洗过的水果,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细菌感染。对于剩菜剩饭也避免食用。因为这些饭菜中有可能有细菌的繁殖。在食用后,就有可能导致细菌性肠炎的发生。 4、在出现细菌性肠炎时,要及时的进行治疗,这样也是防止细菌性肠炎的一种方法。患者如果有细菌性肠炎,要对患者的大便进行管理,防止有疾病的传染。
婴儿细菌性肠炎怎么办
1、细菌肠炎不好治,还总复发,一般是白细胞增多。 2、给宝宝吃消炎药的时候别超过7天,如果吃时间长就会破坏宝宝肠道的菌群,宝宝就更容易拉肚子。 3、拉肚子容易脱水,平时多给宝宝喝水。别给宝宝吃鸡蛋,少吃水果。 4、细菌性肠炎最关键的是平时给宝宝多洗手。 5、如果病情严重,要及时带小孩到医院就诊。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17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