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和难以忍受的并发症之一。
癌痛往往是击溃癌症患者和家属的敌人。要对抗这个敌人,首先要搞清楚敌人“底细”。
那么,导致癌痛的原因有哪些呢?
导致癌痛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这些原因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是肿瘤相关性疼痛,也即是因为肿瘤的直接侵犯,进而压迫到局部组织,或者肿瘤出现转移累及骨、软组织所导致的疼痛。
二是抗肿瘤治疗相关性疼痛,一般为肿瘤治疗过程中,因手术、创伤性操作、放射治疗或者因其他物质治疗以及药物治疗所导致的,通常这类疼痛是难以避免的。
三是由于其他合并症、并发症或患者的心理因素等肺肿瘤因素导致的疼痛。
当然,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癌痛,及时、有效地控制疼痛是保证患者抗肿瘤治疗计划顺利进行的前提,同时也是提高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
然后,癌痛如何治疗?
及时、有效以及规范化的治疗是减轻患者疼痛的有效保证。癌痛的治疗应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以及动态评估,包括对疼痛病因、疼痛部位、性质以及程度变化情况、爆发性疼痛发作情况、减轻疼痛和加重因素、止痛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进行评估及持续监测。并且依据综合治疗的原则,进行针对性的止痛治疗,从而有效地控制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癌痛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治疗以及非药物治疗。
病因治疗,也即针对引起癌痛的病因,如癌症本身或其并发症引起的疼痛,给予针对性的治疗,从而减轻,甚至消除疼痛。
药物治疗,即根据癌症疼痛程度不同给予不同的止痛治疗。如,对于轻度疼痛,可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进行治疗;对于中度疼痛,可选用弱阿片类药物或低剂量的强阿片类药物,并可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及辅助镇痛药进行治疗;对于重度疼痛,首选应用强阿片类药物进行止痛治疗。
非药物治疗,是相对药物治疗而言,包括介入治疗、放疗(姑息性止痛放疗)、针灸、认知-行为训练及社会心理支持治疗等方法。
介入可以对肿瘤局部侵犯或压迫神经引起的癌痛达到很好的治疗目的,此时可以根据肿瘤侵犯的位置和周边脏器的分布,选择消融或粒子植入,达到杀伤肿瘤,减轻疼痛的目的。但是对于广泛骨转移的患者,介入治疗效果欠佳,可采用静脉注射亲骨性的89Sr和153Sm,使放射学核素在骨转移灶或骨肿瘤部位出现较高的浓集,从而达到杀伤肿瘤细胞,减缓疼痛的目的。
如果疼痛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患者通常会感到极度不适,可能会引起或加重其焦虑、抑郁、乏力、失眠以及食欲减退等症状,可显著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自理能力,甚至导致正常的抗肿瘤治疗受到影响。因此,在抗肿瘤治疗中,癌痛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需要重视。
肝癌是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排第二位,肝癌起病常隐匿,一旦出现临床表现才来就诊的患者大多已经进入中晚期。
肝区疼痛是肝癌晚期病人最常见的症状,一般呈慢性持续性闷痛,伴有恶心、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主要是由于癌灶压迫正常组织、刺激肝脏被膜引起的,常放射到右肩部或背部。肝区疼痛容易引起患者焦虑和抑郁的情绪,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丧失生活和治疗的信心。
那么,肝癌晚期患者如何有效止痛?下面为大家介绍临床上行之有效的两种方法,一是三阶梯止痛疗法,二是心理放松辅助疗法。
1、三阶梯止痛疗法
按阶梯用药是临床医生应用止痛治疗务必遵循的原则,是指按疼痛程度选择相应的药物。轻度疼痛:首选非甾体消炎药(以阿司匹林为代表、第一阶梯);中度疼痛:首选弱阿片类药物(以可待因为代表、第二阶梯);重度疼痛:首选强阿片类药物(以吗啡为代表、第三阶梯)。
2、心理放松辅助疗法
患者疼痛时,可采取侧卧位和半卧位,这样能减轻腹壁紧张,缓解疼痛。家属可以放一些轻音乐使得患者放松,同时告知其要保持情绪稳定,因为焦虑的情绪容易引起疼痛加深。而我们医护人员应该注意保持环境安静舒适,耐性听取患者倾诉,给予适当的安慰,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提高痛阈。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27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