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是一种全球性常见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全世界约有10%的人口一生中患过此病,胃溃疡多见于老年人,男性患病较女性多。秋冬和冬春之交是本病的好发季节。胃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的慢性溃疡,溃疡的黏膜层缺损超过黏膜肌层,不同于糜烂。
临床表现
对于胃溃疡的临床表现,部分病人可无症状,或以出血穿孔等并发症为首发症状。
典型的胃溃疡症状有:
1.慢性过程,病史达数年至数十年
2.周期性发作,发作与自发缓解相交替
3.发作时上腹痛呈节律性,与进食有关,腹痛可为钝痛、灼痛、胀痛甚至剧痛,或呈饥饿不适感。胃溃疡的疼痛多在餐后1小时内出现,经1-2小时后逐渐缓解,至下餐进食后再次出现疼痛。
4.部分患者出现反酸、嗳气、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
生活注意事项
1.保持乐观情绪,规律生活,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
2.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提高机体抵抗力
3.指导病人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和结构,有规律的进食,以维持正常消化活动的节律
4.在溃疡活动期,以少食多餐为宜,每天进餐4-5次,餐间就不要吃零食了,睡前也不要吃东西,使分泌规律的分泌。
5.吃东西也不要太饱,避免胃窦部过度扩张而增加促胃液素的分泌。进餐时注意细嚼慢咽,避免吃东西太快,咀嚼可增加唾液分泌,唾液是具有稀释和中和胃酸的作用
6.选择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症状较重的病人以面食为主
7.可在两餐之间适量摄取脱脂牛奶,牛奶中的蛋白质有中和胃酸的作用,但牛奶中的钙质吸收有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所以不宜多饮。
8.避免食用机械性刺激性强的食物,指生、冷、硬、粗纤维多的蔬菜、水果,如洋葱、韭菜、芹菜等;避免食用化学性刺激强的食物有浓肉汤、咖啡、浓茶和辣椒、酸醋等调味品。
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胃溃疡的的临床症状主要有以下特点:慢性病程,周期性发作,节律性上腹部疼痛,在春秋季节比较容易发生。胃溃疡的发作常常和精神受到刺激,情绪波动,饮食失调,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症状有以下:
1.上腹部的疼痛:胃溃疡的主要症状,疼痛的性质,部位和时间则根据溃疡的部位来决定。胃溃疡的疼痛在上腹部的正中,疼痛经常发生在进食食物后的0.5-1个小时内出现,再持续1-2个小时候疼痛缓解,下一次进食后疼痛又发生,最典型的节律是进食-疼痛-缓解,胃溃疡少有饥饿痛和夜间疼痛。
2.胃肠道症状:胃溃疡的患者多表现为反酸,嗳气,恶心,呕吐和消化不良的症状。
3.全身症状:可以有失眠,多汗,和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症状(焦虑,情绪紧张),也可以有消瘦和发力、贫血的症状。
慢性胃溃疡的症状多表现为腹痛、上腹饱胀、反酸、胃灼热、唾液分泌增多、嗳气、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具体需要通过胃镜检查确诊。
反酸、胃灼热是由于消化性溃疡由胃酸过多引起;而腹痛是胃溃疡最主要的症状。溃疡所引起的腹痛具有几个特点:
1)多表现为上腹痛疼痛;
2)疼痛时间持续长;
3)多呈钝痛、烧灼痛、饥饿样痛,一般溃疡病情轻的,疼痛可耐受,但持续性剧痛的是有可能出现穿孔,情况危急;
4)胃溃疡疼痛一般发生在饭后1小时内,而发生在两餐之间的疼痛一般是十二指肠溃疡;
5)断断续续地出现疼痛,多发于春秋季节。
发生胃溃疡通过规律地治疗,通常2-4周即可使溃疡愈合,但关键在于如何预防胃溃疡反复发作。
1)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戒烟酒,吸烟可引起血管收缩,抑制胰液和胆汁的分泌,使十二指肠持续酸化,长期抽烟容易引起复发;
2) 坚持定时定量、少吃多餐的饮食习惯,少吃多餐能减少胃的负担,能使胃中常有食物中和胃酸,从而减少对创面的不良刺激;
3) 多喝牛奶和豆浆,食用营养丰富的食物,特别是蛋白质含量高和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以利于修复溃疡面。
4) 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5) 适量的运动对于病情有积极的作用,能够帮忙患者缓解精神压力,增强抵抗力;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33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