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肠溶制剂是新一代的质子泵抑制剂,能够抑制胃酸分泌,用于酸相关性消化道疾病,如胃食管返流症(GORD)、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治疗,也可用于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的治疗。根据不同的病症和情况,正常用量是10-20mg/天。一天吃40mg 的雷贝拉唑会不会产生毒性呢?
介绍下雷贝拉唑这个药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兰索拉唑等一样,都是属于质子泵抑制剂(PPI),是由日本卫材公司研发上市的新型质子泵抑制剂,1997年首先于日本上市,现在已经行销全球,成为畅销的胃酸抑制剂。
雷贝拉唑属于强效长效PPI,作用效果和作用时长均由于第一代的奥美拉唑。临床研究证明,雷贝拉唑对胃壁细胞有更快的激活作用。消化性溃疡患者每日口服20mg的雷贝拉唑,24小时内可持续抑制胃酸分泌,其效果由于奥美拉唑。
相较于其他PPI,雷贝拉唑最大的特点在于其代谢主要经非酶途径代谢为雷贝拉唑硫醚(其他PPI都是经肝脏酶进行代谢),不受肝脏药物代谢酶的影响,因此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更小。服用更为安全,且个体差异小。药效作用完成后,其肾脏的清除率高达90%,也优于其他的质子泵抑制剂。
服用该药物主要常见的副作用有:恶心、腹泻和头痛。其他副作用还有流感症状、感染性咳嗽、便秘、失眠等。另外,还有瘙痒、皮疹、心悸、肌肉痛、胸痛、口干、消化不良等副反应,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如服药期间出现大疱疹或者红斑等,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
服药该药物还应注意对于胃癌和食管癌的排除,可能因癌症引发的严重副反应有:休克、血液问题(如血小板降低、粒细胞缺乏、溶血性贫血等)、视力障碍等。
长期服用该药物时,建议定期检查血液生化指标(如肝酶等),发现异常应停药并咨询相关医生进行处理。
雷贝拉唑不需要服用40mg那么多
雷贝拉唑的推荐服用剂量是每日10~20mg,这个量足以达到其抑制胃酸分泌的临床疗效了。没必要每天服用40mg之多!
提的朋友,不知道是偶然不小心吃错了,误服了40mg,还是每天都吃40mg的量。如果是偶尔误服,身体有没有出现休克、视力障碍等副反应的情况下,可以不必理会,后续继续按推荐剂量(一般为10~20mg)服用即可。如果是后一种情况,强烈不推荐长期过量服药控制疾病,就拿雷贝拉唑来说,长期过量服用,可能导致的结果是,轻则胃酸分泌被完全抑制,导致消化吸收不良,重则导致副反应的叠加,产生严重问题。因此,不管是什么药,都强烈建议按医嘱按推荐剂量服药,千万不要自行加量,轻则增加身体负担,重则诱发严重副作用,危及生命。
【2018-02-27 中华医学科普解答】如题,,要解答,需要对雷贝拉唑是治疗什么疾病,该吃多大剂量,吃多了会不会有不良反应等有个基本了解。很多老年人吃药时会不小心吃多了,然后非常担心会有不良反应,会不会引起中毒身亡等等,其实对于40mg的雷贝拉唑来说,如果基础肝肾功能正常,一般引起中毒的风险较小。
雷贝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 的一类药,质子泵抑制剂作用于壁细胞胃酸分泌终末步骤中的关键酶 H-K ATP 酶, 使其不可逆失活,因此抑酸作用比H2受体拮抗剂 更强且作用持久。是抑酸治疗首选药物。可选 用奥美拉唑(20mg,1 次/天)、兰索拉唑(30mg,1 次/天)、泮托拉唑(40mg,1 次/天)、雷贝拉唑(10~20mg,1 次/天)和埃索美拉唑(20mg,1 次/天)等。与 H2受体拮抗剂相 比,质子泵抑制剂 促进溃疡愈合的速度较快、溃疡愈合率较高,因此特别适用于难治性溃疡或 NSAID溃疡患者不能停用 NSAID 时的治疗。对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质子泵抑制剂与抗生素的协同作 用较 H2受体拮抗剂好,因此是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方案中最常用的基础药物。
对于雷贝拉唑可能出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 休克:有报告指出,类似药物(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偶会引起过敏反应或休克。因此,当见有异常状况时,应终止用药,并采取适当的处置。
全血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症:有全血细胞减少(概率不明)、血小板减少(0.1~5% 不满)、粒细胞缺乏症(概率不明)出现,一旦确诊,应终止服用,给予适当处置。另外,类似药物(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有溶血性贫血的报告。
肝功能障碍:因为有肝功能障碍(0.1~5% 不满)、黄疸(概率不明)的情况,所以一旦确认,应终止服用,给予适当处置。视力障碍:在国外有使用类似药物(奥美拉唑)而引起视力障碍的报告。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关注“中华医学科普平台”头条号,获取更多专业原创医学科普知识,本条为原创内容,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45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