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苗,比酸豆角更有营养的开胃小菜!江西有位大龄女青年,回乡创业,直播卖腌制好的芋苗,月销量十万单,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小能手。去年的时候,我曾想向她学习,也开直播卖芋苗,但因为某些原因,我还是放弃了。
作为南方,很多省份都有芋苗,但大多数人都吃芋头,不吃芋苗。吃芋苗的应该都是客家人居多。
记得小时候,家里每年都会腌制芋苗。通常是在割完夏稻,没有那么忙的时候。往往这个时期正是暑假,也是芋苗长得最壮,最肥美的时候。
在太阳快下山的五六点钟,天气没那么热的时候,奶奶会带着我来到池塘边,割芋苗。老家人多地少,没有专门的地用来种芋苗,只能沿着池塘边,围着种一圈。有的村民也会在田埂上种。
芋苗割回来后,先去小河清洗一遍,回到家,再打井水冲洗一遍,然后放到屋檐下的柴堆上晾干水分即可。
吃过晚饭后,一家人围坐在电视剧旁,一边看着电视,一边切芋苗。记得那会,最火的电视剧就是《少年包青天》,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这部电视剧。
我和姐姐就负责扭断芋苗顶端的叶子。芋苗切好后,会用簸箕再凉上一晚上,让芋苗的水分再蒸发一些。
等到了第二天上午,把芋苗全放进水桶里,根据量到入食盐搅拌腌制,然后上面用重物压住即可,放到楼梯口阴凉又通风的地方。
几个晚上过后,就可以拿来炒着吃了。可以直接炒来吃,也可以弄些鱼干,腊肉等配菜一起炒着吃。腌制好的芋苗,要拿玻璃罐或土罐装好密封,放在阴凉处,可以吃一年。
奶奶走了后,我妈妈弄的芋苗总算不对劲,腌制好后会软绵,吃起来就像是坏的,不是那种脆脆的感觉。所以这些年,我吃芋苗的不多。但在早餐店吃粉面,看到有芋苗这种配菜,总是会弄上几勺过过嘴瘾。
直播兴起后,我曾在某音上看到一个江西的女主播,视频的内容就是芋苗的制作过程,她家里种了几十亩芋苗。
每天直播的内容就是自己和一群大妈切芋苗,展示腌制芋苗的全过程。她会往里面放辣椒和鲜姜,这样的做法会让芋苗更好吃。
我原先也以为芋苗是小众饮食,可看了她的橱窗销量后,居然是十万加,我顿时惊呆了。后面想想客家人那么多,销量这么好也不足为奇。
腌制的芋苗在很多人看来,比酸豆角还好吃。芋苗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具有很多保健预防功能,这也让芋苗有了更多人的喜爱。
后来,我也动了卖芋苗的心思。根据我的调查,那位女主播种的芋苗是改良后的新品种,只产苗不结芋头。
通常老家常见的芋苗也就1米长左右,野生的可以长到1.5米左右,但这种改良后的品种可以比人还高,达到2米长。这样一来,种一亩的产量是惊人的,大概7000斤。在南方,这种芋苗一年可以成熟2-3回。
若只卖芋苗,那一年的收入都有1.4万-2.1万每亩。加工成腌制芋苗销售,利润可以翻几倍。我估算了一下,这位女主播的年销售额不会低于两百万。
主要成本就是人工成本,芋苗很好种植,只要有水,弄点化肥和农家肥,就会长势特别好,不会有虫害,每回施一次肥就够了。
一句话,投入小,收入高。我特别想做,却做不了。第一,家里的田全被流转承包了,合同没到期,想要回来是不可能的。
第二,村里本身就人少,整个村加起来估计两百户人家,住得特别分散。本来就人少,加上年轻人都跑去大城市了,村里只剩少的可怜的老人。要真做芋苗,必须要请几个工人。照我老家这种情况,请人太难了。
就这两个原因,让我放弃了进军三农,也放弃了成为村首富的机会。
芋头很多人都吃过,但是如果不是来自农村的人能吃到芋苗的机会很少,在没有大棚蔬菜的农村,这个季节蔬菜的品种相对会比较少,以前我们经常摘红薯叶、辣椒叶、茄子叶炒菜,生长旺盛的芋苗也会采摘部分来腌酸菜。
其实新鲜芋苗直接炒也是味道不错的,但是要注意的是先剥皮,清洗时用盐水泡过或者抓几下,炒菜时一定炒到完全熟透,这样吃的时候才不会痒。芋苗内部是海绵结构形状,炒熟吃口感特别滑口,还有美容、乌发效果。
芋苗炒肉片
主料:芋苗1斤、瘦猪肉半斤
配料:食用盐、食用油、酱油
做法:
1、将芋苗的皮剥掉,注意带上手套手才不会痒;
2、剥皮的芋苗放水中泡10多分钟或者放少许盐进去用手抓。(这一步做好基本煮熟了不会嘴痒)抓到芋苗变软可以挤出水;
3、瘦猪肉切片备用;
4、在锅中倒入少量的油,烧热后倒入芋苗加少量盐炒1-2分钟,倒入瘦猪肉、加入适量的盐、酱油、油继续炒3分钟;
5、炒熟后,出锅装盘。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686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