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认有效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肚子饿能提高记忆力”这一典型的动物行为原理,至今还清晰地留在人类身上,并会在无意识中发挥作用。

——伯特兰·罗素

经常有人问我“如何锻炼大脑”“如何进一步提高记忆力”等。如果我知道能轻松提高大脑能力的好方法,自己早就先试了。

提升大脑的能力,终究唯有努力,这是我一贯的观点。还有,对实现目标的渴望、对所有事物抱有兴趣的好奇心也非常重要。虽然有些人会提出批评:“不用你说,这些我们也知道!”但除此之外确实别无他法。

不过,在了解大脑的特性以后,我们会发现学习的确存在技巧。比如注意力和记忆力在危机状态下会得到增强,这是大脑拥有的普遍特性。在进化成人类前,我们在自然界像其他动物一样生活。人脑也不是变成人类后突然完善的,而是在漫长的进化中逐步变成现在的模样。我们曾经也是在山野中奔跑的动物,那时适应野外生活的天性至今还深深地印在人脑中。

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动物们经常会面临生存危机,要想高效地规避危机,就要准确牢记遇到敌人的情况或找不到猎物的路线。因为人脑中也保留了以上天性,所以如果危机感在脑中被唤起,就可以提高记忆力。

比如,我们本能地知道入冬后很难获取食物,气温低时大脑会产生危机感。正像俗语“头凉脚热”说的那样,头部温度较低时工作效率反倒提高了。

空腹状态对生物而言也是一种危机,是否能够摄取营养直接与性命息息相关。耶鲁大学的霍瓦特(Horvath)博士在2006年3月的《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实验结果,证实了空腹状态和大脑之间的关系。该实验着眼于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叫作胃饥饿素。胃饥饿素是身体在空腹时释放的消化管激素。空腹时,胃饥饿素顺着血流从胃部流向大脑,比如“下丘脑”这一大脑部位受到胃饥饿素的作用后,会引起食欲增加。肚子饿的时候想吃食物,就源于上述机制。

霍瓦特博士还发现,对于与学习相关的重要脑功能区“海马体”,胃饥饿素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胃饥饿素流到海马体时,其突触的数量竟然增加了30%,突触活动的变化率也增高了。令人震惊的是,被注射胃饥饿素后,老鼠在迷宫中寻找出口的能力也随之提高。反之,当老鼠的胃饥饿素基因没有发挥作用,空腹信号无法传递至海马体时,其突触数量则比正常情况减少了25%左右,最终导致记忆力下降。另外,还有一点不容忽视,即普通老鼠会对第一次见到的新事物产生兴趣,而实验中这只变异的老鼠对新事物则毫无兴趣。

这样看来,虽说营养对身体不可或缺,但是过度饮食未必对大脑有益。为了保证胃饥饿素能传递至大脑,要注意避免吃得过饱,也要少吃零食。日语中有句老话,叫作“饿着肚子可没法打仗”。在暖衣饱食的现代社会,反而更要重视“饭吃八分饱,医生不用找”的道理。如此看来,锻炼海马体需要不折不扣的“饥饿精神”。

1

“语言区”是人类特有的奇迹

空腹使人“清醒”,这句话很有道理。

人是人类,同时也是动物。“肚子饿能提高记忆力”这一典型的动物行为原理,至今还清晰地留在人类身上,并会在无意识中发挥作用。正如前文所述,人类有一半的生理功能与动物相同。

虽然很“残忍”,但是很有效:一个提高记忆力的万能方法!

“有什么吃的呢?”肚子饿的时候,大脑却很清醒!

与之相对,探索人类独有的特性,有时也能发现人类这一存在的有趣之处。人类具有一些独有的特性,比如求知欲。“啊呀,原来如此”,在恍然大悟时获得的快感大概是人类独有的感受。“自我反省”“拥有社会道德伦理”“思考自己是什么样的存在,以及宇宙尽头是什么样的景象”……这些大概也是只有人类才会进行的高级抽象思考。我认为大部分人类独有的特性均源于人的一大特点,即拥有“语言”。

“语言区”是人类特有的脑功能区,这非常不可思议。

人以外的动物可以发出声音信号,但不像我们这样能够使用语言。鸟的叫声也存在语法和音节,相对来说比较复杂,但它只不过是一种信号而已。鸟的叫声不能用于抽象思考,即所谓的“内部语言”。

虽然很“残忍”,但是很有效:一个提高记忆力的万能方法!

“语言区”是人类特有的奇迹。

复杂的思考一定伴随着语言,因此语言存在两种用法,一是像动物那样用作信号,二是作为思考的工具。

动物和人的区别在于语言。反过来说,除了语言之外,人和动物基本相似。

人的大脑中存在语言区,人拥有创造语言的能力。比如将孩子们放到一个特殊的环境中,他们自己就能创造出新的语言。而且,新语言的诞生一定伴随着句法规则的生成。也就是说,语言存在某种共通的要素。任何语言中都有主语和动词等句法结构,这些语言特性被称作“普遍语法”。

可以说普遍语法是由基因确定的。基因信息决定了语言区的出现,语言区又决定了单词和语法的生成。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的松泽哲郎老师饲养了一只黑猩猩,名叫“小爱”。小爱能够记住不少语句,却不懂如何使用语法。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小爱在黑猩猩里算得上是特别优秀的存在。但是即便如此,如果没人教它,小爱也不会使用语句。小爱只有从自然的大脑状态中抽离出来,即在极端的人工环境下,才可以灵活地运用语句。而且这些语句并不是语言,只不过是零散单词的简单罗列。

2

为什么“美味”和“苦味”会因人而异

语言也构成了人类特有的“心理”。

“痛”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呢?大脑皮质中存在“共情神经元”,因此可以通过移入社会情感的形式感知他人的痛苦,但是神经回路不可能与他人的大脑直接相连,所以在面对他人的痛苦时,我们没办法切身体会到痛感,这也是为什么拳击能成为一种文娱活动。人如果能直接感受到他人的痛苦,那么绝对欣赏不了格斗比赛。

那么,“痛”是什么呢?人当然对自己切身感受的痛一清二楚,同时也明白“这种感觉就是痛”。但是,自己感受到的痛和别人感受到的痛一样吗?比如,对蜥蜴而言痛是什么呢?自断尾巴时,应该感到很痛吧?被鳉鱼吞食的水蚤也感到很痛吧?被狮子活生生挖出内脏的斑马又感觉如何呢?

有一种蝙蝠因为视力衰退,只能凭借超声波“看”周围的风景。我们人类根本无法想象对这种蝙蝠而言,“看”是什么样的感觉。

再举个我们身边的例子。人们在看眼前的某个物体时,自己眼中的物体和别人眼中的物体真的一样吗?自己眼中的红色,在别人眼中同样也是红色吗?

事实上,色彩这个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答案。在感知某种色彩时,视网膜上的光感受器因人而异,其感受色彩的功能会存在些许偏差。

尤其是感知红色的色素基因,每个人都不尽相同。吸收光的波长由基因决定,差异在几纳米(1纳米=10亿分之1米)左右。也就是说,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基因,人感知“红色”的波长都存在细微的区别。人类拥有的光敏色素基因,其变化类型远远丰富于其近缘种的动物,比如黑猩猩。为什么人类会进化成这样呢?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研究课题。

舌头感知美味或苦味的味觉感受器在基因上同样因人而异,最近几年也频繁看到相关论文的发表。同时,人在觉得“好吃”的程度上也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不过的确如此,有时候自己觉得好吃的食物在别人看来并不好吃。这种对感觉的“感受性”和“个性”,其机制在分子水平上正不断得到解释。

3

语言将不同的感性连接在一起

纵观目前的科学事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感知的“感觉世界”存在个体差异,这一点毋庸置疑。尽管如此,我们还是会使用“红色”“好吃”等通用的语言。细想一下,这非常不可思议。因为不同的人在面对不同的“心象”(即知觉形象)时,使用的却是相同的表达。

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上,哲学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康德提出“感性”“悟性”等术语,试图区分个性和共性。黑格尔则是为了对矛盾双方进行统一,一直强调“语言”(logos)的重要性。

在“我”中产生了味觉、视觉和痛觉等生动的感觉,或者我们会对这些感觉的产生感到惊奇,这大概都因为人类拥有语言。当然,动物也可能有感觉或想法,不过它们没有语言,所以感知到的世界不如我们的精彩。看着活泼的宠物狗跑来跑去时,我的脑中就浮现这个问题。当然,这个问题尚未得到证明,不过思考人和动物的区别到底是什么,这也不乏是一种乐趣。而且,这种乐趣可能是人类被赋予的特权。

推荐阅读

虽然很“残忍”,但是很有效:一个提高记忆力的万能方法!

《考试脑科学》+《考试脑科学2》

《考试脑科学:脑科学中的高效记忆法》

大脑忘记的事情,总是会比记住的多,这是人脑的机制。在考试前熬夜背诵的内容,多会很快被遗忘,但我们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却可以牢牢记住。如果我们能利用人脑的这种“生理规律”,就能有效提高学习与记忆的效率。

本书结合脑科学前沿研究与实验,通俗讲解了人脑“记住与遗忘”的原理,不仅呈现了人脑筛选、存储信息的奇妙机制,还向读者传授了灵活运用人脑规则,通过“欺骗大脑”实现“长期记忆转化”的记忆方法。此外,针对“记忆困扰”“动机不足”等常见的学习问题,作者从脑科学与心理学的角度给出了科学建议。

本书可作为学生和职员复习备考的应试指导,也可作为日常工作、学习中的“高效记忆法”指南。

《考试脑科学2:记忆、压力、动机的脑科学真相》

本书结合脑科学研究的前沿理论与作者自身的实验数据,以记忆、复习、压力、动机、睡眠等学习影响因素为话题,讲述了大脑无意识活动的相关规律, 并介绍了运用大脑规律提高记忆效率、增强学习动机,减轻压力的实用技巧。此外,本书进一步探讨了人脑与人类意识之间奇妙关系,可以帮助读者从本质上了解大脑与自我,提升认知层次。

本书可作为学生、职员的高效学习指南,也可作为了解大脑秘密的科普读物。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92165.html

(0)
上一篇 2023-07-17 11:01
下一篇 2023-07-17 11:0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