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怀古十咏·奇章台》 宋·白玉蟾
登台日费万缗钱,宝从如云剑履骈。
食鼎歌钟移楚地,貂金佩玉整唐天。
缅怀钟钺熊旂里,尚有冰辞雹语传。
偃月堂中人用事,牛家僧孺得称贤。
牛僧孺,说来声名煊赫,活了六十八岁。一生历经中唐德、顺、宪、穆、敬、文、武、宣宗八朝皇帝。
最高官至宰相,居官清正,刚直敢言。下面说一件“大事”,足以证明牛僧孺如何不讲情面,秉公执法。
一次,宿州刺史李直臣被判死刑,穆宗亲自出面为李直臣说情,牛僧孺坚持不准,说:
“凡人不才,止于持禄取容耳。 帝王立法,束缚奸雄,正为才多者。
禄山、朱泚以才过人,浊乱天下,况直臣小才,又何屈法哉?”。
安禄山、朱泚都是功名煊赫,不过最后朝廷纵容,反而成了叛臣。一个刺史有罪,为什么朝廷不敢大胆处理呢?
穆宗欣赏他的做法,杀了李直臣;赐了牛僧孺金紫之服表示褒奖。
史上所谓“牛李党争”的始作俑者是陈寅恪。
“牛李党争”,即士、庶之间长期斗争的论断, 是陈寅恪所提出的。
不过此说一出,在中国大陆隋唐史学界引起了长期争论,有极力赞同的、如韩国磐、翦伯赞;有激烈反对的,如岑仲勉等。
所谓“牛李党争”因与题主问题无关,不在话下。
大中二年(848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牛僧孺目睹了李德裕被贬,死在贬所后,自己也病故于东都城南别墅。
史学家岑仲勉就归还维州对牛僧孺有异议。他评论说,大中三年(849年),正牛党执政时期,离归还维州仅仅18年,而这次吐蕃秦,原,安乐三州及石门等七关来投,急诏令尽力收复。为何此次便不再“守信为上”?李德裕要收复维州时,牛党说“维州缓而关中急”,此时怎么来个180度大转变?!收复维州,作用与谋通南诏制衡吐蕃相同,正是釜底抽薪,围魏救赵。不收维州,则剑南节度所控制的西山八国蕃落,都被割断,藩篱尽失,李德裕数年苦心孤诣,经营剑南边疆,刚有好转,牛僧孺几句话便让他所有的努力化为泡影,李德裕怎么能不恨牛僧孺。归还维州带来的另一个严重后果就是断绝了外族内附之心——来投靠也让你给遣送回去给宰了!谁还敢叛族内附?后来文宗意识到这一点,对牛僧孺相当不满。综上所述,牛让李归还维州纯粹因私怨,以私害公。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102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