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发病必死吗,艾滋病必死吗

到底是新冠病毒还是艾滋病毒严重?艾滋病毒目前无法治愈,会不会成为人类灭绝的疾病?若人感染艾滋病毒不吃药,病毒就会无穷复制攻击人体免疫系统变异这些。所以人感染艾滋病毒吃药后就会控制复制变异这些,艾滋病毒的传播是通过血液,性生活等。艾滋病毒的血液不会在蔬菜水果里面存活传染。假如艾滋病毒感染者,把血液针打入有些动物身上就会成活传染。有些哺乳动物,比如:老鼠,兔子,猴子、蛇犬、野猪等动物,再繁殖增多就会无穷复制。外面跑的动物感染艾滋病毒后就无法吃药,就无法控制,会无穷复制变异,年久了怕会给社会人类带来可能无药可治。所以艾滋病毒在动物身上传染,比人与人传染更可怕,更严重致病。艾滋病患者千万不能这样去做。所以我们要保护好艾滋病毒感染者病人的隐私,关心关爱好。我在村卫生室工作了八年。感染艾滋病毒者最好少养殖,怕自己不小心有外伤时,偶遇养殖的动物身上也有外伤,怕无意传染给动物。怕给人类带来无药可治?免费发放艾滋病毒药为了不要祸害传染给他人,感染者千万不要去伤害他人。还有很多艾滋病毒自费药,价格高昂,但是有些比免费药抗病毒效果更好副作用也少些、一般穷苦人无法治疗得起、服用得起呀……艾滋病毒可能对人体免疫系统不断伤害,越劳累辛苦,就会隐形越加重伤身,感染者不但要休息好,还要吃好营养跟上等。

艾滋病目前虽然没有办法被治愈,但是艾滋病并不是可以能够让人类灭绝的疾病。曾经看过一个研究,模拟艾滋病的传播和人类数量,程序在经过几十年时间的计算后,发现艾滋病的传播致死对人类的影响,还不如流感病毒和一些其他的传染病,比如鼠疫。

艾滋病虽然不能治愈,但是其传播方法目前已经被明确找到了,而且随着大力的科普,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哪怕是在农村乡村医生的宣传栏里面都有,可以说广为人知。

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艾滋病的传播方式主要就是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生活传播。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传播。对于感染艾滋病毒的目前,目前也可以通过阻断手段,来尽量避免胎儿感染艾滋病毒。

虽然不能治愈,但是可以实现有效的预防,而且对于已经感染艾滋病的人群,还可以通过抗病毒治疗来控制病情的发展,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是延长患者的生命。

所以艾滋病虽然不能治好,但是可以有效预防,还可以药物控制病情,是延长生命。所以艾滋病根本不会成为我们人类灭绝的原因。只要你洁身自好,基本上就可以做到远离艾滋病了。

大家好,我现在疾控中心工作,从事性病艾滋病、丙肝等传染病防治工作,1981年人类在美国首次报道了艾滋病,到现在,接近40年的时间,全世界有超过749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有超过3200万人死于艾滋病病毒引起的相关疾病。曾经被称作”世界瘟疫”,针对“艾滋发病必死吗?”我来谈谈我的观点。

艾滋发病必死吗,艾滋病必死吗图1

首先应明确艾滋病分为以下四期及相应症状:(1)急性感染期(I期):部分患者出现血清病样症状,包括轻微发热、头痛、畏食、肌肉关节酸痛、淋巴结增大等。(2)无症状感染期(II期):血清中能检出H1V和HIV抗体,此期可持续2〜10年或更长。(3)持续性全身淋巴结增大期(III期):除腹股沟淋巴结以外,全身其他部位两处或两处以上淋巴结增大,质地柔韧,无压痛,能自由活动。

艾滋发病必死吗,艾滋病必死吗图2

(4)艾滋病期(IV期):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感染的最终阶段。伴有如长期低热、乏力、体重减轻、慢性腹泻及各种感染等全身症状。主要表现如下:1) 机会性感染。由于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而出现多种条件致病性微生物感染,其中以卡氏肺囊虫肺炎最为常见,是引起艾滋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2) 因免疫缺陷继发肿瘤:最多见为卡氏肉瘤及非霍奇金淋巴瘤。3) 神经系统病变:约有60%艾滋病患者可表现为头痛、下肢瘫痪、癫痫、进行性痴呆、脑神经炎等。

艾滋发病必死吗,艾滋病必死吗图3

如果艾滋病发病是在急性期,经过及时的抗病毒治疗是可以活到和正常人的寿命一样,将CD4细胞数量不断的提高,避免诱发各组机会性感染,不一定会死亡,如果艾滋病发病在持续性全身淋巴结增大期,是属于艾滋病发现相对较晚,如果自身免疫力较强,能及时服用抗病毒药物,也能存活一段时间,但会增加机会性感染的风险,多数艾滋病患者因各种机会性感染而死亡,如果艾滋病发病在艾滋病期,患者的免疫力水平就会非常低,所以应避免发展到艾滋病最后阶段,进入此期随时都有因为感染其他疾病而死亡。

艾滋发病必死吗,艾滋病必死吗图4

总结: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免疫力情况,及发病的时期来判断患者的寿命,艾滋病目前治疗及预防,还没有彻底治愈的特效药物,也没有相应的疫苗,所以艾滋病重注预防,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洁身自爱,不发生高危性行为,忠于性伴,远离艾滋病是我们每个的责任,也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最后希望我们每一位朋友身体健康,相信科学,每年到正规医院做一次健康体检,关注健康从生活的细节做起,祝愿每天拥有好心情,远离疾病带来的痛苦。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104817.html

(0)
上一篇 2023-08-26 10:30
下一篇 2023-08-26 10:4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