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一 还原糖的检测
1、实验原理
0.1g/mL的NaOH溶液与0.05g/mL的CuSO4 溶液混合后,立即生成淡蓝色的Cu(OH)2悬浊液。
还原糖在水浴热的条件下,可将Cu(OH)2还原为砖红色的Cu2O沉淀。
还原糖:具有还原性基团的糖类,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蔗糖、淀粉和纤维素属于非还原糖。
2、实验材料及试剂
①材料:梨、葡萄、白萝卜匀浆等
(材料选择还原糖含量高,白色或接近白色的组织样液)
②试剂:斐林试剂(甲液:质量浓度为0.1_g/mL的NaOH溶液,乙液:质量浓度为0.05_g/mL的CuSO4溶液)
3、实验步骤
①斐林试剂使用方法
a.甲、乙液必须等量混合均匀再使用。
b.水浴加热(50~65 ℃)。
c.现配现用。
注意:斐林试剂需要现配现用的原因是,斐林试剂不稳定,容易产生Cu(OH)2沉淀。所以应将甲液和乙液分别保存,使用时现配现用。
②检测的方法步骤
④实验结果: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⑤实验结论:组织样液中含有还原糖。
知识点二 蛋白质的检测
1、实验原理
碱性环境(NaOH)中,蛋白质中的肽键能和双缩脲试剂中的Cu2+反应生成紫色的络化物,这个反应叫做双缩脲反应。
2、实验材料及试剂
(1)材料:豆浆,鲜肝提取液,鸡蛋清稀释液等
(选择富含蛋白质的材料)
(2)试剂:双缩脲试剂(A液:质量浓度为0.1_g/mL的NaOH溶液,B液:质量浓度为0.01_g/mL的CuSO4溶液)
3、实验步骤
②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方法:先加A液再加B液,B液不能过量。
③检测的方法步骤
④实验结果:样液变成紫色。
⑤实验结论:鸡蛋清、豆浆、鲜肝含蛋白质。
知识点三 脂肪的检测
- 实验原理
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2、实验材料及试剂
(1)材料:富含脂肪的种子,例:花生种子
(2)试剂:质量浓度为0.01_g/mL苏丹Ⅲ染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
3、实验步骤
④实验结果: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⑤实验结论:花生种子含脂肪。
知识点四 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对比
特别注意:
1、鉴定非还原糖(如蔗糖)时:如果与斐林试剂混合,水浴加热后的现象不是无色,而是浅蓝色(Cu(OH)2的颜色)。
2、若使用蛋清作为蛋白质鉴定的材料,必须稀释,防止其黏在试管壁上不易刷洗。
3、斐林试剂甲液和双缩脲试剂A液完全相同,将斐林试剂乙液用蒸馏水稀释5倍后便成为双缩脲试剂B液,可用于蛋白质的鉴定。
4、脂肪鉴定的过程中滴加1-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的目的是洗去浮色,原因是苏丹Ⅲ染液易溶于酒精。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35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