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毛豆腐是徽州地区的汉族传统名菜,有着“徽州第一怪,豆腐长毛上等菜”的说法,它是通过人工发酵的方法,让豆腐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茸毛,但这些白色茸毛是毛霉而不是黄曲霉菌。
霉菌也称为丝状菌,它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根霉、毛霉、曲霉、青霉、黄曲霉等。虽然毛霉和黄曲霉菌都是属于霉菌,但它们在食品上的影响有着巨大的区别。黄曲霉菌会污染粮油食品、动植物食品等,在食物中产生具有很强毒性尤其是致癌性的毒素,对人体造成危害;而毛霉常被应用于腐乳、毛豆腐等发酵工艺,它可以产生蛋白酶、脂肪酶等酶系,赋予食物更好的风味和营养。
其次,食物腐烂了确实不能吃,因为食物腐烂主要是在微生物为主的作用下发生的腐败变质,常常伴随着变黏、变臭、变酸的特征,使食品降低或丧失食用价值。虽然毛豆腐表面长了满满的白毛,但它并不是属于食物腐烂,实际上毛豆腐的形成是一个发酵的过程,在适宜的条件下,毛霉在豆腐表面大量繁殖,并产生蛋白酶使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有的毛霉还可以产生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以及淀粉酶使淀粉分解为单糖和低聚糖,使得豆腐中的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口感也更细腻鲜美。腐乳的制作也需要历经毛豆腐这一过程,毛豆腐跟腐乳、豆豉等一样都属于豆类发酵食品,所以毛豆腐是可以吃的。
最后顺便提一下,虽传统毛豆腐制作的毛霉来自于空气中的毛霉孢子,但现代的毛豆腐生产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优良的毛霉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并且控制毛霉生长的环境条件,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保证产品质量。有些人喜欢在家庭自制毛豆腐,如果发酵的环境不适宜是很容易滋生其他霉菌的,存在一定的安全性问题,所以并不建议自制毛豆腐。
主要分为两块,首先,毛豆腐上的毛不是黄曲霉菌,其主要的菌种是毛霉;其次,食物腐烂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微生物繁殖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但毛豆腐并没有腐烂,而是一种自然发酵的过程。所以,食用毛豆腐是对身体没有什么坏处。
毛豆腐是徽州地区的特色美食,主要是通过人工发酵(主要是毛霉)的方法,使得豆腐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的茸毛。由于毛霉可以分泌一些蛋白霉,把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易吸收的氨基酸,因此在相比之下,毛豆腐的味道也更加鲜美。
毛豆腐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其中:热量(841.95千卡)、蛋白质(31.93克)、脂肪(72.26克)、碳水化合物(16.37克)、膳食纤维(1.66克)、维生素A(26.76微克)、胡萝卜素(85.48微克)、硫胺素 (0.14毫克)、核黄素(0.08毫克)、尼克酸(1.16毫克)、维生素C(1.00毫克)、维生素E(42.29毫克)、钙(379.01毫克)、磷(440.84毫克)、钠2161.95毫克等等。
至于毛豆腐的做法,我们简单一提,其主要是在油煎后,佐以葱、姜、糖、盐及肉清汤、酱油等进行烩烧,再配上辣椒酱等进行食用。此外,毛豆腐经过简单烤制或炸制后,也同样是很多人眼中的美味。
总的来说,毛豆腐是一种较为不错的食物,不仅美味、更具有一定的营养,但食谈君要提醒大家的是,不论什么食物,哪怕是你认为最健康的食物,都不能无节制的食用,只有做到均衡饮食、合理膳食才是最健康的。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44139.html